徐光华——中国刑法讲义.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 月20 日徐光华YY “末日”讲座 一、授课时间:12 月20 日(周四)晚7:00 众合YY8633 频道 二、主讲内容: (一)是否存在所谓的新理论与旧理论——犯罪构成的四要件与三阶层 (二)对法条掌握:记忆+理解 (三)对理论性知识点的掌握:方法要到位 (四)历年真题永远是最重要的 (五)争议问题永远不要害怕 三、讲座详情: /news/ZHDT/2012/12/12121714919103837491KE83HIKA2AI.htm 从重要知识点看刑法复习方法 ——以近十年典型刑法真题为例 徐光华 微博: /u/1032326380 引言: 1、刑法在司法考试中的重要性。(历年来的分值、考点概说) 2、刑法的难度在哪? (1)法条记忆型试题较少,即便是法条记忆型试题,如果没有真正理解法条背后的精 神,也难以记住。 (2)刑法理论与法条结合起来考,诸多真题,看法条没有意义,必须了解法条的立法 背景及原意。 (3)理论上不同观点,对传统刑法理论提出了挑战,使试题的难度明显增大。但是, 争议型试题考生不必恐慌。 (4)个别学者的观点甚至突破刑法的规定,违反司法解释的规定,使考生不知所措。 (5)理论性考查进一步增强,要求考生某些重大问题,理论上可能存在的主要观点都 有一个把握。 3、刑法能不能学好?通过系统学习是否能够有质的提升?——能 一、是否存在所谓的新理论与旧理论——犯罪构成的四要件与三阶层 不少考生认为,以张明楷、周光权等为代表的命题老师是用三阶层理论(又称新理论), 而我们本科阶段的教材(全国各大高校的本科教材一般都是高铭暄、马克昌主编,赵秉志执 行主编的《刑法学》)是四要件(部分考生称之旧理论),这种理论体系的差异会对具体案件 的定罪量刑产生重要影响。众合教育刑法老师是按四要件讲授的,而有部分机构是用三阶层 讲授的,这种差异是否对考生做题产生任何影响。——我们的回答:没有任何影响。 以刑法中的不能犯为例: 2005 年卷二7.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 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乙惊醒后大声喝问,甲发现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获。甲的行为: (B) A.属于强奸预备 B.属于强奸未遂 C.属于强奸中止 D.不构成强奸罪 2003 年卷二4.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 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笆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 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 岁男孩乙所为。甲一手扶 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 不动。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 一下,以为乙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 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依此情况,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C)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 D.故意杀人罪 2009 年卷二52.甲欲枪杀仇人乙,但早有防备的乙当天穿着防弹背心,甲的子弹刚好打在 防弹背心上,乙毫发无损。甲见状一边逃离现场,一边气呼呼地大声说:我就不信你天天 穿防弹背心,看我改天不收拾你!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BC) A.甲构成故意杀人中止 B.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 C.甲的行为具有导致乙死亡的危险,应当成立犯罪 D.甲不构成犯罪 2012年卷二53.因乙移情别恋,甲将硫酸倒入水杯带到学校欲报复乙。课间,甲、乙激烈争 吵,甲欲以硫酸泼乙,但情急之下未能拧开杯盖,后甲因追乙离开教室。丙到教室,误将甲 的水杯当作自己的杯子,拧开杯盖时硫酸淋洒一身,灼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 错误的?(ACD) A.甲未能拧开杯盖,其行为属于不可罚的不能犯 B.对丙的重伤,甲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C.甲的行为和丙的重伤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D.甲对丙的重伤没有故意、过失,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二、对法条掌握:记忆+理解 1、新法条、司法解释在考试中的重要性。近两年来需要注意的内容:《刑法修正案(八)》、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