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10课:朱理学(08岳麓版).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3第10课:朱理学(08岳麓版)

朱元璋受此启发,一开国就重视思想统治,永乐皇帝朱棣又命文臣修撰《性理大全》,程朱理学才被抬到官方之学的地位,一整套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亦逐步确立 。 存天理 灭人欲 男女授受不亲 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子上学? 女子和男子一块上学? NO! NO! 女子为人处事准则 一曰孝顺公婆,侍侯丈夫,烧火做饭,缝衣纳鞋,甘当公婆丈夫的出气筒,骂不还口,打不还手。 二曰甘当生儿育女的工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传宗接代,香火永续,女子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生儿育女,尤其是生儿。如果生不出一儿半女,或者只生女不生男,丈夫就有权纳妾或干脆把妻子休掉。相反,如果妻子对丈夫不满,则只能忍气吞声,一点辙也没有。在当时,妻子受丈夫虐待绝对不可能告官求离,即使虐待致死,娘家人告官,仍可能被加上“以尸讹诈”之罪。 或曰:丈夫死了,生活无依无靠的妻子改嫁总可以吧? 想得美! 饿死事极小 失节事极大 好女不嫁二夫,从一而终才是正道。 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 一代词宗李清照 李清照故居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次郊游之后的黄昏,太阳已经落山了,河面上,一女子划着船,带着醉意而归,却不知道回家的路了,直到荷塘深处才发觉。尽管周围景色迷人,还是急着在荷花从中找到正确的路径。她快速地划动小船,惊动了已经栖息的水鸟。此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情趣横生的画面。 李清照在自己丈夫赵明诚死后没有守节殉夫,而是又嫁给了南宋右成奉郎张汝舟。她进张家后发现后夫卑劣之极:官职是妄增举数(虚报科举考试的次数)骗来的,迎娶李清照也不是爱“才”而是图“财”,是觊觎她的文物珍藏。不给,就拳脚相加。李清照奋勇抗争,做了她那个时代绝大多数女人绝对不敢做的事:告发后夫欺骗皇帝并请求离婚,恢复自由之身。皇帝亲自过问此案,下令将张汝舟除名并发配柳州。好你个李清照,前夫死后不但改嫁,而且又和后夫打离婚,简直是反了。于是乎,许多人在李清照还活着时就著书作文,对她大加嘲笑。嘲笑归嘲笑,李清照毕竟取得了胜利。 李清照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理学在宋朝并未成为官方之学!! 这事若发生在明代,李清照可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别说改嫁,别说离婚,就算尚未过门丈夫就死了,你也不能退婚,该出嫁时还得出嫁。 * Ks5u精品课件高考资源(),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第10课 程朱理学 程颢(1032—1085) 河南洛阳人,世称明道先生。 程颢的哲理诗 《游月陂》 月陂堤上四徘徊, 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 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 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 但逢佳节约重陪。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也是一首理趣诗。作者在这首诗中,虽然也写了一些较为生动的景物,但其着眼点仍在于抒发自己的人生哲理。所谓“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多么闲静幽雅,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境界。因此他认为世上的事情,可以不必去计较。只要在佳节能约几个朋友相聚就是很大的快乐。诗抒写了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淡泊情怀。 程颐(1033—1107) 世称伊川先生 典故:程门立雪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音zuò)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后人将此事称为“程门立雪”。? 朱熹(1130—1200) 朱熹的哲理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让水塘里的水保持清可鉴人,这是我们都希望的,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无他,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要有源头活水。如果像现在这样,大量工业废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江河湖海,水塘里的水还怎么清澈见底?同样,让大船在水中自由自在地航行,也是我们所盼望的,但江中如果水很少,甚至根本就没水,你就是费再大的力气去推,船也不会挪动半分。而春水一来,大船浮起,不用人推就乖乖地动起来了。朱熹这不是在艺术地告诉我们,客观条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吗? “理” 是个什么 东东? 教材P16第一段小字 “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 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