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徐州科技信息网
徐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徐州市科学技术局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
目 录
一、形势与基础………………………………………………1
(一)“十一五”科技创新主要成就 .……………………… 1(二)“十二五”科技创新面临的形势 .…………………… 2
二、指导思想…………………………………………………2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3
(一)发展思路 ……………………………………………3
(二)发展目标 ……………………………………………4
四、重点任务…………………………………………………7
(一)强化自主创新,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7
(二)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10
(三)围绕创建创新型城市目标,大力建设区域化自主创新体系 .…………………………………………………12
(四)依托现代农业科技,推动高效集约化农业发展
..……………………………………………………13
(五)推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15
(六)加强科技人才支撑 …………………………………15
(七)大力开展科技惠民工作,建设和谐徐州 …………16
五、保障措施 ………………………………………………16
(一)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 ……………………16
(二)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16
(三)建立政府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17
(四)优化创新政策和人文环境 …………………………17
PAGE
18 -
徐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江苏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纲要。
一、形势与基础
(一)“十一五”科技创新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徐州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全市科技投入增长较快,201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知识创新产出大幅提高,五年累计专利授权量12110件,2010年百亿GDP专利授权量达到171件;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0.56%,增幅居全省前列;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成就,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大学生创业园,拥有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7家、省级院士工作站7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家。经过五年努力,全市科技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环境日益优化,科技和人才优势加快释放,科技创新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大“徐州创造”、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了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大幅提高,2010年科技贡献率达到46.12%。“十一五”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十二五”科技创新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迈进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时期,是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实现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攻坚阶段。“十二五”时期,徐州市产业发展面临着转方式、调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保护资源环境等重大任务挑战,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正逐步衰减,科技进步与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经济增长方式迫切需要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以创新驱动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竞争的焦点就是科技创新。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必将引发一批高速度、长周期增长的新兴产业崛起,对传统产业也将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市已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关键期、科技创新的活跃期,特别是在新能源、矿山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领域具备一定基础,具备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实现跨越发展的条件。同时,工程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可以向技术高端攀升,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成为世界级的企业集团,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市经济总量和市场竞争力。为此,要勇于面对挑战,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部署,加快形成徐州特色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