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PAGE
PAGE 12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适用学科
车辆工程 080204
动力机械及工程 080703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082304
二、培养目标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2、在学科中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知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制造技术与试验方法,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3、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本学科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方面做出创造性的工作成果。
三、培养方向
动力机械及工程:
动力机械工作过程研究
动力机械结构优化
动力机械新型能源系统
车辆工程:
汽车系统动力学
汽车电子技术与车辆智能控制
非常规行走机构与深空探测车辆研究
车身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飞行力学与飞行安全
航空器结构与空气动力学
航空器适航技术
载运工具结构优化
汽车市场预测理论
故障诊断与检测
四、学制
学历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博士研究生一般在入学后1年内完成课程学习,应在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前完成课程学分,应在博士论文答辩前完成全部学分和培养要求的有关环节。
鼓励博士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就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至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
五、知识结构、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含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专业、学科前沿、交叉学科等)
本学科的研究生必须对与本专业有关的数学、基础科学和专业知识有广泛的知识面,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较全面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因此,本学科对博士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如下:
(1)基础理论知识
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应该根据研究方向的需要选取相应的数学课程。这些数学课程应包括:优化理论、近世代数、非线性泛函、微分流型、小波理论、偏微分方程现代理论、随机过程与概率统计、数值分析等。
(2)专业基础知识
扎实和足够广泛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博士生及硕士生后继学习和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石,根据本学科的要求,博士生在其入学时应具备如下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
高等热力学、传热传质学、工程流体力学、燃烧学、多相流理论、数值模拟技术、热物理近代测试技术、现代控制理论基础、流体工程噪音与振动等。
(3)专业综合知识
本学科博士生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综合知识,了解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发展方向,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开拓能力。
机械振动理论及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弹性理论基础、塑性成形力学基础、有限元基础及其应用、系统可靠性设计分析、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基础声学、测控系统接口技术、现代控制理论、单片机技术及应用、传热技术与应用、燃烧技术与应用、气动技术与应用、节能理论与诊断、燃烧污染防治、热力系统优化等。
(4)学科前沿与交叉学科知识
本学科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应对本学科的前沿和交叉学科的有关知识和信息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以便为今后开拓性研究奠定基础。这些学科前沿和交叉学科的知识应包括:
能源的有效利用;新能源开发、新型热力循环探索及动力装置开发;燃料的洁净化燃烧及污染控制;燃气轮机发展前沿;流体机械复杂内部流动机理。
(5)科研工作能力
应努力培养博士生在科研过程中检索和阅读文献资料、科研方案、提出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独立解释所得到的科研现象。对于博士研究生,应重视指导教师不能充分解释的科学问题。
(6)学术交流能力
通过硕、博士阶段的培养,应使学生掌握口头、书面的各项交流技巧。应针对不同类型学生举办定期的小组讨论会,鼓励学生多参加本专业、跨专业、本学科、跨学科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多总结研究工作的阶段结果并以正式的方式熟练、简练而有逻辑地表达其阶段结果。并规定最低要求参加的学术活动数量和论文发表数量。
(7)外语使用能力
熟练掌握外语(尤其是英语)进行资料搜索、文献阅读、理性思辩、学术交流。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应重点提高外语写作和口语交流能力。
2、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1)课程设置(见附表)
2)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修学总学分不低于12学分的课程(环节)。课程学分:公共必修课4学分,学科必修课6学分;培养环节2学分: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学分,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1学分。
直接攻博研究生、硕博连读研究生、提前攻博研究生除满足博士阶段课程学习要求的学分外,还必须完成相应学科硕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baltur燃烧器TBG210P17690030中文使用维护手册.pdf VIP
- 审核员现场见证评价表参考实用文档.doc VIP
-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之军队文职公共科目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x VIP
- ai心理健康创业计划书.docx VIP
- 国开作业管理学基础-管理实训:第二章 查阅文献资料并写出评论参考(含答案)025.docx VIP
- 医学综合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通用工器具安全管理规范.docx VIP
- 2025届高考作文技巧之列提纲优化结构课件(共46张PPT).pptx VIP
- 光学装配与调校技术课件.pptx VIP
- 医学综合知识试题库+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