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生牙拔除术研究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阻生牙拔除术研究报告.ppt

㈧断根或牙移位 ⒊进入下颌舌侧骨膜下或穿破骨膜进入舌下间隙或下颌下间隙 原因:下颌骨舌侧骨板越向后越薄,用力不当。 预防:避免使用向根方的压力 处理:⑴在骨膜下,手指压回牙槽窝内取出       ⑵在骨膜下,手指固定,止血钳钳取       ⑶进入间隙内,6周后再取 ㈨术中出血 ⒈预防 ⑴病史了解 ①出血史 ②家族史 ③了解病员药物使用情况“5A药物” ④了解可能引起出血的一些全身疾病 5A 阿司匹林(Aspirin):影响血小板,使它在小动脉中的聚集及堵塞功能降低。 抗凝剂(Anticoagulants):多用于有心肌梗塞或脑梗塞的病患。 广谱抗生素(Antibiotic):可抑制肠道菌丛,使维生素 K生成减少,进而使依赖维生素K而产生的凝血因子减少。 酒精(Alcohol):长期大量饮酒容易产生肝硬化,从而使依赖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 抗癌药(Anticancel):抑制骨髓,使血小板生成减少。 ㈨术中出血 ⒈预防 实验室检查 把握拔牙适应征 ⒉术中出血的处理 压迫 结扎 二.牙拔除术后并发症 ㈠拔牙术后出血 原发性出血 类型 继发性出血 全身因素引起的原发性拔牙后出血 ---应以预防为主 处理:局部、全身 会诊 ㈠拔牙术后出血 ㈠拔牙术后出血 局部因素引起 ①软组织撕裂 ②牙槽骨内残留炎性肉芽组织 ③牙槽内小血管破裂 ④牙槽骨骨折 ⑤血凝块未能有效形成 ㈠拔牙术后出血 临床表现: 血凝块高出牙槽窝表面,渗血。 处 理: 清除—缝合—压迫—碘仿纱条 ㈠拔牙术后出血 继发性拔牙后出血 牙槽窝内血凝块受损造成 处理:同前 ㈡拔牙后感染 原因: ⒈ 常规拔牙少见 2.异物残留:牙碎片、结石、肉芽等 3.拔牙亦可引起间隙感染 处理: 1.彻底清创,去除异物,冲洗创口 2.减少损伤,采取预防感染的措施 ㈢拔牙后疼痛 原因:⒈拔牙时对硬组织的损伤 ⒉拔牙时对软组织的创伤: 处理:创伤较大的拔牙,如翻瓣去骨取根术或下颌阻生智齿的拔除,术后应给予镇痛剂。 与干槽症的鉴别 ㈣面颊部肿胀反应 临床特点: 开始-12~24h;消退-3~5d 组织松软有弹性,皮肤可捏起—— 与炎症鉴别 ㈣面颊部肿胀反应 产生机理: 与组织渗出液沿颊沟向前扩散有关。 影响因素: ⒈个人体质差异(明显有关); ⒉瓣切口过低以及翻瓣时的创伤; ⒊缝合过严。 ㈣面颊部肿胀反应 预防: ⒈缝合不过密 ⒉冷敷 ⒊加压包扎 处理: 抗生素预防感染 激素 热敷,理疗 ㈤干槽症 命名: 干槽症、纤维溶解性牙槽炎。 发生率:国外10~30%,国内14.1% 好发牙位:下颌智齿→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     ~ ㈤干槽症 组织病理学表现:   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牙槽窝骨壁的炎症或轻微的局限性骨髓炎。    ㈤干槽症 病因 ⑴感染学说 ⑵创伤学说 ⑶解剖因素学说 ⑷纤维蛋白溶解学说 ⑸其它因素 ㈤干槽症 干槽症诊断标准: ⑴拔牙2~3d后出现剧烈疼痛,并可向耳颞部、下颌下区放射; ⑵一般镇痛药不能止痛; ⑶拔牙窝空虚,或有腐败恶臭的残留血凝块。 ㈤干槽症 治疗 目的—迅速止痛 关键—彻底清除,并隔绝外界对牙槽骨的刺激,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㈤干槽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