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九章 孙家栋 郭永怀 为两弹1星献身的科学家
                    
PAGE  
PAGE  1
!卫星奠基人赵九章文革殒命 只因国庆请柬神秘失踪 11-01
核心提示:其实在1968年,赵九章的国庆请柬在国庆节前三天就发到了中国科学院,却谜一样的消失了,这对苦苦期盼着的赵九章是巨大的打击。1968年10月
凤凰卫视1月
曾子墨:1970年4月
赵九章考入清华大学 遇叶企孙改变一生命运
解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关于赵九章先生的几段影像资料。赵九章先生祖籍浙江湖州,1907年10月15日
在校期间,赵九章积极投入到反军阀学生运动中,为躲避军阀当局的追捕,加上家境日下已无力供他继续上学,1925年8月,赵九章不得不离开开封,远赴浙江杭州投奔他姑妈家继续学业。
1929年赵九章考上清华大学,是国立清华大学第五级物理系的学生,在当年录取的174名男生中名列第四。在赵九章同级同学中,后来有八人成为中科院院士,钱钟书、曹禺、乔冠华也曾是赵九章的同窗好友。由于学习成绩突出,赵九章与另外两位同学被称为物理系第五级的“三杰”,广受师生的赞赏。当时的清华大学图书馆馆藏相当丰富,在国内堪称一流,这里也是最吸引赵九章的地方。除了上课、做实验就是在图书馆读书,如饥似渴的赵九章在这里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开阔了视野,也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物理学基础。
更为幸运的是,赵九章在这里遇到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老师,我们物理学的一代大师叶企孙教授,叶企孙教授学识渊博谦逊宽厚,一心为国家培养人才。他很早就看到气象学与物理学的紧密关系,他说气象是国家非常需要的学科,世界上气象学发展很快,要有学物理的人去学气象,这些远见卓识深深地影响着赵九章。
吴智诚(原赵九章秘书):赵九章转成气象,完全是这个叶企孙老师的指引,因为叶企孙在清华他很重视气象对今后国家的重要性,因为当时要搞空军,当时就感觉到气象很重要,所以清华过去对气象已经有一定基础。
解说:早在1925年,叶企孙就在“清华学堂”的东面设立了天文气象台,在他的指导下,赵九章曾到气象组学习气象课程,还经常去图书馆查阅各种气象资料。1934年叶企孙决定让赵九章报考留美公费生,去国外专攻气象学,就样在恩师的指引下,赵九章选择了气象专业,从此一步一步的向气象科学的殿堂迈进。
在这里我们找到了赵九章当年的档案,1934年赵九章考上国立清华大学第二届留美公费生,在他的档案中,保留着赵九章给学校写的两封信,其中一封是他向学校请次助教职务的报告。另一封信上写道:顷奉叶企孙先生面谕,命令学生于下月月初启程上京,随指导专员竺可桢先生实习,请予公函,并请原照上届成例盼发旅费等内容。
赵九章受恩师指引修气象学 曾随竺可桢实习
吴智诚:因为出去留学一定要在国内实习一年,所以叶企孙就想到了当时国内最主要的一个气象研究所,中央研究院的气象研究所竺可桢那里,就到赵九章到竺可桢那里实习。
解说:钦天山上的北极阁,原本是一处破败不堪的道观,1928年中央研究员决定在这里成立气象研究所,这里就成了当时国内著名的气象观测和科研基地,首任所长就是我国近现在气象事业的奠基人,我国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竺可桢先生。
1934年的10月,赵九章来到北极阁,有幸受到竺可桢先生的指导,竺可桢对这位刚刚迈入气象学大门充满朝气的年轻人非常欣赏。赵九章在这里不仅初步了解了我国气象学的状况,也进一步明确了日后到国外学习的方向,更重要的是结识了治学和为人都堪称师表的竺可桢先生,从此开始了两人30多年的师生情谊。叶企孙与竺可桢两人交往密切,并且都热心为我国刚刚起步的气象事业培养人才。赵九章实习期满,两位先生一致同意让他到当时气象学水平较高的欧洲去深造,因此叶企孙不顾庚款留学必须去美国的规定,改派赵九章去德国学习。
赵九章赴欧洲留学 新观点引起气象学界重视
这里是赵九章与新婚妻子吴岫霞在北京的家,1935年大女儿刚刚出生不久,赵九章不得不告别妻女远赴重洋继续求学。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是气象科学发展最快的地区。柏林大学在气象学方面非常有特色,学术研究的气氛很浓。赵九章在导师的指导下,攻读动力气象学和高空气象学,德国人一丝不苟的治学作风影响着赵九章的一生。
陶诗言(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老师是当时德国的很有名的一个气象学元老,同时他跟两个,一个叫菲克尔,菲克尔,另外一个叫埃特尔,这个是搞动力的。他跟早期气象分析跟一个老的气象学家,后来的那篇文章就是《信风带主流间热力学》那就是跟那个学物理出身的一个气象学家开始搞的。
解说:这篇文章是赵九章按照自己的思路把数学、物理引进气象研究中的初次常尝试,立即引起国际气象学界的重视,后来竺可桢评价这篇论文时是“新中国建国之前理论气象研究方面最主要的收获”。
赵九章在大学设立气象学课程 撰写重要讲义
解说:1938年的8月,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赵九章离开了德国,他急于回到祖国,回到母校贡献他的一己之力,早已回到浙江老家的吴岫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