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杭州外桐坞特色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关于杭州外桐坞特色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乡村旅游作为中国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了很多农村经济的发展。杭州市近郊的外桐坞村则是特色旅游发展模式中的典范。外桐坞村结合自己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内部打造村落艺术风范,完善市政配套入户,并进行招商引资。外延发展模式则重视环境保护,增强外桐坞村旅游互动性并与周边村落旅游产品有效整合。目前,外桐坞村已是一个生态环境优良,民风民俗淳朴,艺术风韵浓厚的田园文艺范小镇。
[关键词] 杭州;外桐坞特色;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农村发展方针政策,推进了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也带动着乡村旅游的前行。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不断寻找符合当地特色的发展模式。可以说,自然景观、传统文化和低碳生态是乡村区别于城市最大的特点,这也是乡村旅游对城市居民最大的吸引力。杭州的乡村旅游经济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风情小镇是浙江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2009年杭州市政府办公厅就发出《关于开展杭州市“风情小镇”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通过1-2年努力,创建市级“风情小镇”十个左右。具体到这十个小镇,每一个小镇又须有自己的“风情”。外桐坞村结合自己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和发展特色,在这十个风情小镇中就是主打田园文艺范。
一、外桐坞村发展概况
外桐坞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东北面3KM处,置于素有“万担茶乡”之称的龙坞茶叶基地之中,是西湖龙井茶的主要产地。整个村东面面山,南与唐家桥相邻,西与里桐坞村相对,北与大清村相挨,绕城高速穿村而过。相传一千多年前,诗仙李白游历至此,被这里恬静的景色所吸引,留下了赞美的诗句:“朝涉外桐坞,暂与俗人疏。村庄佳景色,画茶闲情抒。”
全村总面积130公顷,现有山林1260亩,茶地282亩,以种植茶叶为主。这里曾是朱德元帅开辟茶园,点评茶叶的地方。尝闻,朱德元帅下乡考察时,四次在村中驻足,和村民一起下地、采茶。他非常关心茶农生产和生活,指导茶村发展规划,极力赞赏外桐坞村的茶叶,给予“色翠、香郁、味醇、形美”的赞誉,并鼓励村民“多产茶叶,多发展绿色茶经济”。这段佳话,奠定了茶叶在外桐坞的地位和价值。
在开建风情小镇时,外桐坞村生态环境优良,民风民俗淳朴,以开放、大气、优雅、舒畅的原生态环境为特色。该茶村以青山、小溪、茶园、山林、村落为背景,以悠久的茶文化和民俗文化为精髓,集茶园、花园、果园、菜园、庭院于一体,是都市居民回归自然,亲近乡土,放飞心情,感受文化的乡村旅游村落。
二、外桐坞特色乡村旅游内涵打造模式
在深入了解外桐坞村调研过程中,发现该村落的旅游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可以说它的成功有偶然因素,但与村委会抓住机遇、合理规划、打造亮点是分不开的。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外桐坞村的特色乡村旅游内涵打造无疑是成功的,也成为省内外很多村落学习、借鉴的对象。
1.村落的艺术风范
如果说外桐坞紧邻西湖景区,生态环境良好为其特色,那么在首批杭州风情小镇中并没有太多特色。外桐坞之所以定位于田园文艺,这得追溯该村落的艺术发展之路。外桐坞村艺术缘分是与中国美术学院相结的。如果没有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建立,外桐坞村也许就和周边茶村并没有太多区别。自2004年以来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一期、二期工程陆续完工,由于外桐坞村离校区只有大约十分钟车程,而村外茶园环绕,村里遍栽石榴,成为很多美院学生写生之地。随着写生名气越来越大,也吸引了一些艺术家开始进入外桐坞村进行创作等。
从2006年开始,一些艺术家租下村民的房子,创建工作室。据统计,外桐坞村共162户人家,现已有40多位艺术家进驻该村。有些当地村民将房屋整体出租,有些则是一层改为工作室,二三层留着自己住。艺术家们根据自己喜好,对房子做些外立面改造和内部装修,如此一混搭,平凡的村屋开始有了文艺范儿,甚至在中国美院毕业季,有些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将其的毕业展演放在村里举行。平时村里也有许多艺术交流展示,是名符其实的‘艺术村落’。
2.内部改造、凸显特色
自2007年外桐坞定位“艺术村落“打造以来,一直在摸索中前进,奋斗中创新。如果说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及艺术家率先将一股清风带入小村,那么之后的“风情小镇”打造,则使外桐坞声名鹊起,并真正促使其蜕变为一个美丽乡村。外桐坞村的目标,是要将艺术人士的集聚优势与茶村特有景观相融合,成为一个集艺术、体验、交流为一体的风情小镇。
为了更好凸显风情小镇特色、并服务游客和艺术家,外桐坞村对村落进行了有效规划和改造。在“风情小镇”一期建设中,共改建房屋580平方米;为了更好呈现小镇的统一设计风格,共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