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性情说对三言婚恋观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冯梦龙性情说对三言婚恋观影响

冯梦龙性情说对三言婚恋观影响   内容摘要:冯梦龙提倡“性情说”,以情教诲众生,这一思想渗透在其代表作《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即“三言”中,无不体现出作者的文学主张,以aa小说作为情教的目的。“三言”所宣扬“人品至上”代替“门第观念”,“好事多磨”代替“一见钟情”,“破镜重圆”代替“一休终弃”等婚姻恋爱情节模式,直接受到冯梦龙“情教”观的影响。   关键词:冯梦龙 性情说 婚恋观 三言   冯梦龙思想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儒家正统思想;二是明中叶东南沿海一带市民阶层的思想;三是明代文人哲学思潮的影响。其中,李贽“童心说”、王阳明“良知说”对冯梦龙的思想及文学主张影响极其深刻。李贽“童心说”是其根本的文学主张,他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1]王阳明主张“良知说”,其曰:“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之戚然痛心,忘身之不肖,而思以救之,亦不自知其量者。”[2]冯梦龙一方面受李贽“童心说”的影响,主张文学要表达“真情实感”;另一方面又认同王阳明“良知说”,在主张文学要流露感情,但又认为“情”要受到“礼”的制约,主张“情教”论,目的是“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用真情去履行儒家的忠孝仁义。二者统一的基础是要有真情,这集中体现在冯梦龙“性情说”的文学主张,直接影响着“三言”中婚姻恋爱观。   一.冯梦龙“性情说”   “性情说”是冯梦龙的文学本体论,核心思想是文学要表现情感。这既不同于前人“诗言志”,又不同于其后的“性情”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与独特的个性特征。冯梦龙认为人间之“情”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次是指男女之情。冯梦龙说:“六经皆以情教也。《易》尊夫妇,《诗》首《关雎》,《书》序嫔虞之文,《礼》谨聘奔之别,《春秋》于姬姜之际详然言之,岂非以情始于男女?”[3]第二层泛指人类的一切情感,包括父子、君臣、兄弟、夫妇、朋友之情;第三层次是指维系天地万物的根源和纽带。“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生生而不灭,由情不灭故。”“万物如散钱,一情为线索。散钱就锁穿,天涯成眷属”[3]。男女之情,是冯梦龙“性情说”的主要特色,文学要表现男女之情,而且这种“情”是真实的,“四大皆空,唯情不虚假。”[3]而通俗文学最能表现真情实感。这三点是“性情说”的核心思想,集中体现在“三言”作品中。   二.“三言”婚恋观   1.“人品至上”代替“门第观念”   封建婚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与媒妁包办男女青年的婚姻的时候,考虑的是家族的利益,而不是当事人的意愿。所谓“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4]。门当户对,郎才女貌成了婚姻的基本条件,在古代小说中有着明显的体现。但婚姻的幸福与否并不取决于门当户对,郎才女貌,而更重要的是人品与两心相知。冯梦龙“性情说”主张通俗文学最能表现男女之间的真情,那么在婚姻中男女选择配偶时自然要满足内心的情感需求,不以门第决定婚嫁,而是尊重内心的情感,其“三言”中的一些篇什突出反映了这一婚恋观。   冯梦龙借“三言”中的一些篇章表达了“重人品,轻门第”的民主婚恋观,在掌握着儿女婚姻大权的家长身上有着明显地流露,例如《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高赞为女儿秋芳选胥的标准即是人品第一,“定要拣个读书君子,才貌兼全的配她,聘礼厚薄到也不论。若对头好时,就赔些妆奁嫁去,也自情愿”[5]123宁愿舍弃家财万贯与其门当户对的颜俊不嫁,偏要嫁给穷秀才钱青,这正是重人品、轻门第婚姻观的体现。同样,在《醒世恒言》卷二十“张廷秀逃生救父”,王员外不顾长女与女婿以门户不当坚决反对这门亲戚,坚持将次女许配给木匠之子张廷秀为妻。之所以选择木匠之子为次女婿,王员外的观点是:“会嫁嫁对头,不会嫁嫁门楼。……他虽是小家出身,生得相貌堂堂,人材出众,且又肯读书,做的文字人人都称赞,说他定有科甲之分。放着恁般目知眼见的到不嫁,难道到在那些酒包饭袋里去搜觅。”[5]381王员外择婿关键是看男方自身条件,不重门第,立主女儿嫁给张廷秀这个人材出众的小家子,显然看重的是潜力股。高赞、王员外虽具有支配女儿婚姻大权,却不以门第高低为准绳,而是主要考察男方个人品行,以才情嫁人,是封建婚恋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   较之高赞、王员外这些开明家长,那些主宰自己婚姻幸福的女子,其择偶观更为进步。王美娘最终选择嫁给门第低微的市井之辈卖油郎秦重,嫁给了这个“不是有名称的子弟”。其根本原因在于王美娘在遭受吴八公子凌辱之后,方顿悟平素看重的那些衣冠子弟与秦重相比,不过是衣冠禽兽,秦重则是“难得的好人,又忠厚,又老实,又且知情识趣,隐恶扬善,千百中难遇此一人。”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