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的危害环境化学(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药的危害环境化学(论文)

PAGE PAGE 1 农药危害 农药的使用,并没有造福人类,而是人类自身和其他生物带来了严重灾难。据文献报道,农药利用率一般为30%, 约70%的残留在环境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大量散失的农药挥发到空气中,流入水体中,沉降聚集在土壤中,严重污染农畜渔果产品,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转移到人体,对人体产生危害 。 有机氯农药 有机氯农药是一类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的人工合成环境激素,主要分为以苯为原料和以环戊二烯为原料的两大类。以苯为原料的有机氯农药包括使用最早、应用最广的杀虫剂 HCH、DDT 和六氯苯,以及 HCH 的高丙体制品林丹、DDT的类似物甲氧 DDT、乙 DDT,也包括从 DDT 结构衍生而来、生产吨位小、品种繁多的杀瞒剂,如三氯杀蜗醇、杀蜗脂等。另外还包括一些杀菌剂,如五氯硝基苯、百菌清、稻丰宁等。以环戊二烯为原料的有机氯农药包括作为杀虫剂的氯。丹、七氯、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等。 1有机氯农药的特点 有机氯农药的生理生化特性、其自身的理化性质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后果来分析,有机氯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具有以下特点:1.有机氯类农药是人类主动投放到土壤和环境中的,并由于具有半挥发性、蒸馏效应等,因此这类污染面积最大,污染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2.与点源污染不同,有机氯类农药污染程度普遍较轻。3.有机氯农药在施用过程中通常是通过喷施到作物和土壤表面的方式使用,因此这类污染一般都发生在土壤表层O一ZOcm范围内,但经过长时间的降水浇灌等,污染物也会逐渐向下转移,污染范围会逐渐扩大,甚至会进一步污染到地下水。4.对生物体的危害和对土壤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不容易恢复,治理周期较长。 2.有机氯农药的毒性 过去曾大规模使用的有机氯农药有DDT、林丹(y一HcH)、七氯、氯丹、毒杀芬、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硫丹及其他制剂,其中使用量最广泛、用量氯农药是氯丹和硫丹。下面就重点介绍DDT、HCH、Chlordane和Endosulnaf的理化性质及其危害。 3. 有机氯农药的来源 3.1、大气中残留农药的来源 大气中农药污染的主要来源有:(1)农药施用过程的损失,如农药微滴的飘移;。(2)施用过程中的挥发;(3)施用农药后的植物和土壤表面残留农药的挥发;(4)施用农药的土壤粉尘的风蚀;(5)农药生产、加工过程的损失,如农药成品的挥发,废气、烟雾、粉尘的排放等。大气中的残留农药漂浮或被大气中的飘尘所吸附,或以气体或气溶胶的状态悬浮于空气中。空气中残留的农药,将随大气的运动而扩散,使大气污染的范围不断扩大,具有高稳定的有机氯农药能够进入大气对流层中,从而传播到很远的地方,使污染区域不断扩大。进入大气中的农药一部分由于蒸汽凝结而进入土壤和水体;另一部分则发生光化学分解(主要被空气中的氧和臭氧所氧化)。而有机氯农药非常稳定,发生分解的过程非常缓慢。大气中的残留农药将发生迁移、降解、随雨水沉降等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残留的农药主要通过大气传输的方式向高层或其他地区迁移,从而使农药的污染范围不断扩大。 3.2地面水中残留农药的来源 地面水中农药的来源可分为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两类。点污染源指农药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即农药制造厂、加工厂废水未经适当处理即排入江河、湖泊。这些废水一般含有很高浓度的农药,每日源源不断地排入水体,直接影响水质,甚至造成局部河段严重污染。面污染源指农药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例如,为防治森林害虫、农田害虫,向空中及地面喷洒;为控制蚊虫、水生杂草等向水面施药;施用过程中大气中的农药雾滴的沉降,携带农药的颗粒的干沉降;降水淋洗大气中的农药:暴雨产生的径流侵蚀被农药污染的土壤:在地面水中洗涤施药器械,等等。面污染源造成的污染程度低,但其影响范围很广,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农药进入水环境系统后,它的分布与归趋受其持久性与溶解度的影响。大多数有机氯农药在水环境系统中最终被吸附到悬浮颗粒物表面并进入沉积物中。可储存在沉积物中长达几年的时间,如沉积物发生搅动,这些农药可能重新进入水体。影响水环境中农药持久性的因素包括水的组成、pH、温度、水生生物以及悬浮的有机和无机物质的数量。 3.3土壤中残留农药的来源 土壤中农药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l为防治地下害虫从土壤侵入的病菌,用药剂处理土壤;2)对土壤上部喷洒时,由喷雾飘移或从叶子上流下,落入土壤;3)随大气沉降、灌溉水和动植物残体而进入土壤。 影响土壤中杀虫剂残留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杀虫剂的化学性质、土壤的类型、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勃土含量、无机离子的含量、土壤酸度、温度、湿度、作物、耕作情况等。 3.4、生物体中农药的来源 生物生长于环境之中,必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环境中的残留农药,将通过各种途径对生物的生存、生长、繁殖、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据报道,农药在作物、蔬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