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VIP

新野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野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PAGE PAGE 3 文广新局推进文化创意相关产业 融合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汇报 近年来,由于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新野的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文化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活动长流水、不断线,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进一步拓宽。相比文化事业,我县的文化产业才刚刚起步,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总体定位有待于明确和优化。文化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广大群众对“文化产业”的认识还不到位。从经济方面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文化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定位不明确,切入点有待进一步找准。 二是缺乏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人才,由于我县文化产业机制还不够完善,缺乏灵活性;当前复合型、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缺少,人才的培养、进出入机制不灵活,导致文化产业发展后劲欠缺。 三是文化建设的特色还不够鲜明。从结构上看,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主要以图书、影像等文化用品以及网吧、印刷等为主,而网络文化、创意动漫、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广告会展等高附加值的业态则较为薄弱。 四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专项扶持资金没有设立或者还没有及时到位,没有制定一些税收、奖励政策,文化企业在发展中依然面临着诸多瓶颈和障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创新机制,实现产业联动 结合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注重整合资源,突出优势,发挥品牌项目的带动作用,把文化产业的发展纳入到全县经济发展规划中去。鼓励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研发,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信息、旅游、工业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创新文化产业机制,从政策上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把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招聘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二、依托文化优势,扮靓三张“名片” 1、“名城”。新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是因为她是汉光武中兴的发祥地和蜀汉政权的起始地。三国时期,刘备雄踞新野,三请诸葛,日修军政,尤其是诸葛亮火烧新野,使新野成为蜚声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我们紧紧抓住名城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汉文化。在老城区建成了1000米长的汉文化小巷,绘制壁画200余幅,详细记录了三国时期刘、关、张逐鹿中原的政治风云和人文景观,成为县城一大亮点。 2、“名人”。新野古今名人辈出,有汉代刘秀、邓禹等帝王将相,有南北朝骈文家庚信、盛唐诗人岑参等古代文学大家,有张长弓、张一弓父子文学家。新野充分发挥这些古今名人效应,举办了“岑氏祭祖”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了新野的知名度。2012年12月“新野三国名人传说”成功入选第三批南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我们通过邀请汉文化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文化界名人通过举办研讨会、报告会等形式,利用古今名人向外推介新野。 3、“名胜”。新野县内名胜古迹多,汉议事台、汉桑城、凤凰山、九女城、邓禹文化遗址、曾国贵族墓地、光武台以及棘阳古城分别被列为国家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县政府通过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投资数千万元建设白河湿地公园和三里河景观带等,重点保护汉议事台、汉桑城、刘备挂剑槐、关宿桑、九女城等一大批名胜古迹,逐步恢复和重建拦马桥、太子阁、荐贤岭等古遗址,建成了全国首家县级汉画像砖博物馆,逐步使新野成为汉文化及三国旅游线的主要景点。启动了老城区改造工程,邀请全国著名专家论证包装三国文化旅游景点招商引资项目。 三、依托特色优势,打造猴文化产业 2009年5月初,从河南省文化厅传来消息,新野猴艺正式入选第二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使本来就独具特色的新野猴艺更加引人瞩目。自从猕猴被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新野猴戏艺人不但发展猴艺事业而且大力发展养猴产业,从开始的家庭散养逐渐转为集中繁育驯养。2000年经河南省林业厅批准,沙堰猴戏艺人赵哲民投资350万元,率先建成了全省最大的弥猴繁育驯养基地,占地80亩,猴舍250间,年可繁育出栏猕猴3500多只。繁育基地向国家科研单位提供“科研猴”,为全国各地风景名胜区提供“观赏猴”,向猴艺人提供“玩耍猴”。赵哲民很自信地说:“全国各地风景区八成以上的猴子都来源于新野!”现在,一只生猴价格2300元左右,驯成的猴子2800元上下。沙堰镇横堤铺村猴戏艺人马云阁,现在鄂北武当山五龙口风景区驯养猕猴数百只,被当地人称“王中王”。他的事迹在全国多家媒体报道。轰动全国的“猴戏”电视连续剧《动物王国窃案》,“导演”还是新野樊集的鲍振庆哩!1996年由法国格罗利亚制片公司与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以沙堰李营村李程怀一家驯猴、玩猴为素材,拍摄了电视记录片《李氏一家》,在法国电视台四套播出,中央电视台分别在基层瞭望、致富经、乡约等栏目播出了新野的猴文化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