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政府干预的制度结构(9
PAGE
PAGE 1
论政府干预的制度结构?
? 作者感谢霍德明、龚强、罗德明、徐高、徐朝阳、李飞跃对本文的有益评论和建议,同时感谢2006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的,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发展战略研究组各位成员所参与的讨论。文章中的任何可能错误概由作者负责。
张鹏飞 林毅夫 刘明兴 潘士远
作者简介:张鹏飞,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林毅夫,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明兴,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潘士远,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通讯作者及地址:刘明兴,北京大学17楼215室,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100871,联系电话:(010电子邮件: HYPERLINK mailto:mxliu@ciefr.pku.edu.cn mxliu@ciefr.pku.edu.cn; mingxingliu@pku.edu.cn。
论政府干预的制度结构
摘要:本文通过一个两部门模型,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干预政策和经济制度结构之间的关系。文章指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为了实现对于发达国家的赶超,人为地扶持违背本国比较优势的产业。而为了支撑这些不具备自生能力的产业,政府就必须制订各种干预政策。我们将这些政策概括为扭曲相对价格、计划配置资源和剥夺微观决策权三个纬度,这种“三位一体”的制度结构根源于政府的赶超战略。
关键词:政府干预 制度 三位一体 发展战略
JEL分类号:L32; L33; L5; H1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construct a two-sector model to explore the intrinsic logic of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policies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LDCs). We argue that the distorted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in many LDCs after the World War II can be largely explained by their governments’ adoption of a catch-up strategy to accelerate the growth of capital-intensive, advanced sectors in their countries. Many firms in the priority sectors under catch-up strategy were nonviable in open, competitive markets because the priority sectors were not their economie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Therefore, to maximize resource mobilization for building up the priority sectors and to support non-viable firms in those sectors, the government institutes a regulatory institution. It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the trinity of a macro-policy environment of distorted prices for products and essential factors of production (e.g. trained personnel, funds, technologies, resources, etc.), highly centralized planned resource allocation system and a micro-management mechanism in which firms had no autonomy.
Keywords: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stitution, Trinity System, Development Strategy
JEL Classification: L32; L33; L5; H11.
一、导言
经济学文献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干预政策及其经济后果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解释。其中,具有较大影响的一类观点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政策往往是源于政治家或者利益集团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出于为企业服务的目的(Shl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