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树——亚美马褂木育成.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奥运之树——杂交马褂木的育成 主讲人:芦建国 北美鹅掌楸的引种 杂交鹅掌楸的育成 2 3 4 叶老品德与风范 1 木兰科鹅掌楸属概况 5 园林应用推广 目录 鹅掌楸,落叶大乔木,叶大,形似马褂,故有马褂木之称。为古老的珍贵树种之一,全世界仅有两种。一个种称北美鹅掌楸(Liriodend tulipifera)。另一个种称鹅掌楸,也叫中国马褂木。 一、木兰科鹅掌楸属概况 中国马褂木 北美鹅掌楸 1.1中国马褂木 中国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 )生长迅速,干形直,木材用途广,叶和花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高级绿化树种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分布 区东部、中南部较分散,而西部相对较集中。 分布地点(县) 分布区界限 正在岛屿化分布区界限 中国马褂木濒危原因 中国马褂木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少。为我国特有珍惜植物,已被列为二级濒危物种。其不耐寒,在自然条件下,种子饱满率一般不到15%,而种子发芽率仅在5%以下。 濒危原因: 1、通常雌蕊早熟于花瓣展开之前,存在自花授粉隔离机制。 2、存在花粉管生长受阻,胚和胚乳发育不协调等现象。 3、分布范围大,种群规模小,原有适生环境已遭严重破坏。 北美鹅掌楸(Liriodend tulipifera)自然分布在美国东部(从美国东部到新英格兰南部,西经安大略南部和密歇根,南到路易斯安那,东到北佛罗里达州中部)和加拿大东南部。它能够适应多种气候条件,比较耐寒。 1.2北美鹅掌楸 北美鹅掌楸 1.2.1北美鹅掌楸的引种目的 叶建国在《杂交马褂木的推广与繁殖》写到“据资料记载,德国人于1890年将该树种引进到青岛,20、30年代杭州、南京有引种栽培。解放后,不少植物园和林业科研部门都有引种栽培。在北美鹅掌楸百年来的引种史上,普遍反映引种的效果很好,比马褂木的适应性强、稍耐寒、生长旺盛,能经受住南京的高温炎热气候。” 李健民等通过对北美鹅掌楸种源在福建邵武试验点试验结果:北美鹅掌楸根系不发达,人工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不高,造林后植株死亡率都高于我国鹅掌揪,大面积造林似成问题。他们认为引种北美鹅掌揪的目的在于丰富种间杂交育种资源,而不在于丰富本地区的造林树种。 北美鹅掌楸 二、叶老品德与风范 叶培忠(1899—1978),江苏省江阴县人,树木育种学家。当代中国树木育种学的先驱者之一。毕生致力于林业科研和教育工作,培养了几代林业科技人才。他在树木杂交育种方面贡献卓著,特别是杉木遗传改良的成就和黑杨派南方型无性系引种栽培的成功,对中国发展速生丰产林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水土保持研究方面,引种培育了多种水土保持植物,并推广种植。 2.1植物园建设 1929年,叶培忠于同年8月到南京总理陵园(今南京中山陵园)园林组工作,同傅焕光、沈隽等人一起参加筹建南京总理陵园植物园。1932年,叶老在总理陵园担任总务处园林组技术员,同时兼职南京金陵农学院园艺系教师。建园忙不过来,叶老把工作与教学结合在一起,不仅解决植物园人手不够的问题,还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实习机会。当年他曾教过的园艺系学生,后来都是中国园艺界的名人、专家。沈隽、汪菊渊、陈俊俞等都曾是叶老的学生。 (1917-2012) 陈俊愉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著名果树专学家 汪菊渊 (1913-1996) 沈隽 (1913-1994) 2.2教书育人 叶老最重要的成果是他通过把教学、科研、生产融为一体,培养出来一批在国内、国际上都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叶老的许多学生都成了林业、园林业的英才。 陈俊愉院士是叶老的学生,在他《追忆叶老教诲二三事》中总结叶老教学大致可分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在现场边走边讲,边看边说,这种情况最多。 第二类,是他介绍树木育种早期成果及其推广展望。 第三类,是谈心,仅谈过一次。据陈俊愉院士回忆:“一次我登府拜访时,他说:‘今天我们不逛校园,就在家里谈谈心吧!’叶老接着说:‘你在北京一次遗传育种学术批判会上,批评了我的学术观点。我深知你当时有困难,不这样做也难以过关呀!我对此并不介意,希望你今后正确对待就可以了。’我当时只答复了两句话,一是承认在极左压力下自己没有顶得住,二是感谢叶老大度包涵。现已事隔多年,我却总想让我的错误公诸于世,才算对得起叶老的谆谆教导。” 2.3不为名、不谋利 1931年底学成回国。南京总理陵园植物园经叶培忠、傅焕光、沈隽等人7年艰苦创业,初具规模。叶培忠是这个驰名中外的植物园的第一任主任。 叶老不为名、不谋利,1956年,他兼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