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推荐的一个对话案例.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值得推荐的一个对话案例

值得推荐的一个“对话案例” 《学习者提出问题的教学》课题组 2004年1月3日 由省教研室领导方红峰翻绎的[美]艾伦·柯林斯的[基于探究教学理论的一个对话案例],在2004年的新一年中,将在嘉兴唤起《学习者提出问题的案例分析》活动。这个对话案例不但优秀,而且指明前进方向。 对话案例中坚持“问题提供教学的核心和方向,并提高了学生的动机”的原则;对话案例中提出:“一个重要的特点”;“两类高层次的目标”;“探究教学理论的三大块”;“针对透镜的六条目标”“九个研究的问题”;“十种教学策略”。这份师生对话案例中,反复使用十种策略。有时一种策略连续使用多次,只要需要不怕重复;某种策略只要不适宜时可以一次也不使用。每一种策略都是相对成熟和稳定的,决不是教师即时或本能的一种反响。 本课题组《学习者提出问题的案例分析》活动的宗旨是:研究和帮助每一个教师的教学知识有了哪些发展?看一个学生对新知识产生过程的理解深度如何?并不是评老师的课上得如何如何,甚至上什么挡次,这样就违背了我们的宗旨! 寒假过后将要投入如火似余的案例分析活动的实践中去了,乘寒假之际来一个学习、学习、再学习。 基于探究教学理论的一个对话案例* Allan Collins, A Sample Dialogue Based on a Theory of Inquiry Teaching. In Reigeluth, C.M. (ed. 1983).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 Charpter 6, 181-199, LEA, New Jersey. * Allan Collins, A Sample Dialogue Based on a Theory of Inquiry Teaching. In Reigeluth, C.M. (ed. 1983).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 Charpter 6, 181-199, LEA, New Jersey. [美]艾伦·柯林斯 方红峰 译 前言 背景 这是本书中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理论。与本书中其他教学理论不同之的是,它并不是基于或延伸于任何一种学习理论的。它是从观察专家教师的教学过程、记录他们使用的教学策略、整理他们在什么时候使用各种策略的过程,而进行的一种近乎纯粹的归纳。 重要的贡献 这个理论的最重要贡献也许就在于它为发现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规范。学生被要求在观察大量事例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对发现的概括表述),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产生过程的理解深度。另一贡献在于探究教学的使用方面。问题提供教学的核心和方向,并提高了学生的动机。 这个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它所涉及的教学策略相对于学科知识而言,对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过程(认知策略)更为有效。另外,这是唯一的为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理智的自由)提供处方的理论。 相似之处 这个理论确实也有许多教授学科知识的教学策略,在这些教学策略中有许多与其他教学理论所描述的是一致的。例如,使用正面和反面的事例、有步骤地变换因素、推导出自相矛盾的结论等等。这些相同之处已在本书的前言中说明了。 思考的问题 如同前面章节所阐述的教学设计理论一样,也许存在着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是否存在一种不能适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情景呢?这种情景是什么?它是否真的不适用?小组合作学习?外语词汇学习?但是还有其他同样重要的问题。探究教学的投入产出是否合理?是否有重要的策略被遗漏了?它是否(或应该)能合并进加涅-布里格斯的框架内?如果能,怎么做? 研究的问题 1.何时和为什么要提供正面或方面的例子? 2.何时和为什么要有步骤地变换因素? 3.何时和为什么要选择反例? 4.何时和为什么要提出假设案例? 5.何时和为什么要学生考虑不同的可能性? 6.何时和为什么要诱陷学生? 7.何时和为什么要推导出错误的结论? 8.何时、为什么和如何使学生质疑权威? 9.你如何知道在何时恰当地使用某种策略? 探究教学理论 通过分析大量使用探究法进行教学教师的工作(Collins,1977;Collins Stevens, 1982,1983),我们构建了探究教学理论,它包括:(1)教学目标;(2)教学策略;(3)教学的控制结构。在本章中将通过有关透镜性质的探究教学对话来阐明这个理论。这样就能详尽地说明在一个学科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探究教学理论是如何使用的。 表1 不同的教学技术 1.选择正反两方面的例子(2,7) 2.有步骤地变换因素(3,6,7,9,13,1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5****87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