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VIP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阶段性考试(8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PAGE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届开学阶段性总结 高二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40 小题, 80 分。) 1.“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小农经济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 2.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A.?灌溉?????B.?制瓷 C.?耕种?????D.?冶铁 3.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A.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4. 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表明 A.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活动多由官府经营 D.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5.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这说明 A.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遏制商业发展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C.汉代政府抑商的法律就是一纸空文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6.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也不能随便出游。”这表明清政府 A. 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 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 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7.“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完成这两件创举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和迪亚士?B.麦哲伦和迪亚士 C.哥伦布和达·伽马? D.达·伽马和麦哲伦 8.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是 A.商业讹诈 B.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C.炮舰政策 D.以武力为后盾 9. 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上升为2:3,造成这一变化最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B.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口布局 C.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D.农村人口大量迁往殖民地 10. 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英国的一艘豪华巨轮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一次重大海难。当海难发生时,船上曾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下列说法最确切的的是 A.发生在西欧早期殖民扩张时代 B.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11. 1840年以来,中国棉花、大豆、蚕桑、烟草、花生、蓝靛、桐油等农产品原料的种植面积都逐年增加。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工业的发展 B.西方列强的侵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小农经济的发展 12.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五四运动 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13.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这种变化是由于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民族工业的繁荣 C.抗日战争的爆发???????? ? D.国共内战的开始 14. 1958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称:“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A.国民经济发展欣欣向荣 B.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 C.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D.土地改革运动正蓬勃开展 15. 我国某地农村曾流传一首民谣:“社员干活听敲钟,一天干活真稀松。队长哨子吹半天,社员还不到地边。”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 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发动“大跃进”运动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