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苗家坝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总结报告书
PAGE
PAGE 1
白龙江苗家坝水电站
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总结报告
1 概述
1.1 工程概述
白龙江苗家坝水电站位于甘肃省文县境内,距下游已建成的碧口水电站31.5km。苗家坝水电站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发电。预可研初拟的低坝方案正常蓄水位为800m,共安装三台80MW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40MW,设计发电量9.07亿kW·h,水库总库容2.68亿m3 。工程规模属二等大(2)型。枢纽由拦河砼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14m,趾板置于覆盖层上)、左岸排沙泄洪洞与导流洞采用“龙抬头”形式结合的溢洪洞、引水发电系统及岸边式厂房等组成。
1.2 测区概况
苗家坝水电站工程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2′、北纬32°54′,工程范围内现有一条简易公路沿白龙江左岸可以到达施工区,白龙江右岸只有人行小路可以通行,整个工程施工区内没有交通桥,总体交通极为不便。
受甘肃大唐白龙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业主)的委托,我单位于2007年2月初完成了《白龙江苗家坝水电站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设计》,并按业主的要求于2007年2月4日至3月1日完成了选点、造桩等工作。2007年3月9日再次进点,于2007年3月28日完成了所有外业观测工作。
2 测区已有资料及利用情况
2.1 测区已有资料情况
2.1.1 已有的平面控制网(点)成果资料
为使测量资料具有连贯性,苗家坝水电站施工测量控制网平面控制点起算数据采用2006年1月我大队布设的苗家坝坝址区GPS控制网中的M400、M401两点成果,并与施工测量控制网中的MS06、MS07两点构网完成引测。
2.1.2 已有的高程控制网(点)成果资料
为了与前期资料在高程系统方面保持一致,同时也为了与下游已建成的碧口水电站测量资料相衔接,本高程控制网起算点选择国家II等水准点武碧II15-1。
测区已有平面及高程控制点成果见表一。
测区已有平面及高程控制点成果表
表一
点名
等级
X(m)
Y(m)
H(m)
备 注
M400
Ⅳ等
.885
.309
720.524
起算点
M401
Ⅳ等
.172
.388
716.521
起算点
M404
Ⅳ等
.690
.126
720.214
校核点
M405
Ⅳ等
.465
.397
721.475
校核点
武碧II15-1
II等
731.234
以上资料来源于我大队资料室。
该成果的平面坐标系统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边长投影面高程为 750 m;未进行高斯投影。
2.2 测区已有资料的利用情况
我们对用作平面起算点的控制点进行了校测,具体的校测方案是:以M404、M405两点为起算点,以M400、M401两点位附合点,采用三联脚架法按四等光电导线的精度进行了校测。校测结果见表二。
控制点校测成果
表二
项 目
方位角闭合差
坐标闭合差
导线全长中误差
Fx(mm)
fy(mm)
校测结果
1.6
28
20
1/42300
由校核成果来看起算点数据可靠,可以使用。
苗家坝电站测区内现存国家水准点只有一个,所以无法进行已知国家水准点之间的相互校核。但是为了检校高程起算点的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联测了平面控制点M401,该点的高程是GPS拟合高程。校核成果见表三。
水准起算点的校核成果
表三
校核点名
GPS拟合高程(m)
本次水准联测高程(m)
较差
(mm)
备 注
M401
716.521
716.525
4.0
校核结果及我们现场对该点的检视表明,国家水准点武碧II15-1点位稳定可靠,可以作为施工测量控制网的高程起算点。
2.3 控制网点的精度指标
根据《技术设计》中的有关规定,该控制网的精度指标要求见表四。
控制网精度指标
表四
类 别
等 级
最弱点点
位中误差
每公里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
每公里高差
中数全中误差
备 注
平面控制网
专用三级
±5.0mm
相对起始点
高程控制网
II等
±1.0mm
±2.0mm
2.4 平面和高程系统及边长投影面
本次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平面坐标系统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3°分带的第35度带;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依照《技术设计》本次平面控制网的边长投影面为:750m高程面,不进行高斯投影。
3 平面控制测量
3.1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依据《技术设计》,平面控制网的布设由12点组成,详见附图1《白龙江苗家坝水电站施工测量控制网布置图》。平面控制网网形多由大地四边形、中点多边形相互交织组成。平面控制网点编号规则为:点号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24622-2022 绝缘子表面憎水性测量导则.pdf VIP
- 医院药品采购管理课件PPT.pptx VIP
- 个人简历模板表格简历模板免费下载.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付费自习室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VIP
- 伤口敷料特性及选择.pptx VIP
- 1.3 绝对值(6大题型)(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 VIP
-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高一学生数学知识点公式总结.doc VIP
- 22J611-4图集—金属结构大门.pdf VIP
- NetMizer用户使用手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