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隧道工程项施工方案
沈家山隧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沈家山隧道左线起讫桩号ZK9+410~ZK10+935,右线起讫桩号K9+390~ K10+878,左线长1525m,右线长1488m,为分离式长隧道。该隧道主洞建筑限界为:2×10.25米,净高7.15米,限界高度5.0米;停车带建筑限界为:2×13米,净高7.72米,限界高度5.0米;车行横通道建筑限界为:宽4.5米,净高6.0米,限界高度5.0米;车行横通道建筑限界为:宽2.5米,净高2.5米。左洞出口洞门采用环框式洞门,右洞出口洞门采用单压端墙式洞门。沈家山隧道围岩情况如下表:
沈家山隧道围岩类别划分情况表
位置
桩号
长度(m)
围岩级别
左线
ZK9+410~ZK9+900
490
Ⅲ级
左线
ZK9+900~ZK9+950
ZK10+170~ZK10+800
50
630
Ⅳ级
左线
ZK9+950~ZK10+170
ZK10+800~ZK10+935
220
135
Ⅴ级
右线
K9+390~K9+950
560
Ⅲ级
右线
K9+950~K9+982
K10+150~K10+760
32
610
Ⅳ级
右线
K9+982~K10+150
K10+760~K10+878
168
118
Ⅴ级
沈家山隧道衬砌段落长度汇总表
序号
衬砌类型
左线长度
(m)
右线长度
(m)
辅助工程措施类型及长度
1
路堑式明洞
8
2
偏压明洞
12
3
Ⅴ偏
4
Ⅴ弱
67
56
30米φ180大管棚,93米φ42超前单层注浆小导管
5
Ⅴ加强
160
158
318米φ42超前双层注浆小导管
6
Ⅴ
150
90
240米φ42超前单层注浆小导管
7
Ⅳ
570
577
1147米φ22超前药卷锚杆
8
Ⅳ平
50
50米φ22超前药卷锚杆
9
Ⅲ
440
515
10
Ⅳ停
40
40
8米φ22超前药卷锚杆
11
Ⅲ停
40
40
80米φ22超前药卷锚杆
12
Ⅳ车
34.73
34.73
13
Ⅲ车
34.64
34.64
14
Ⅳ人
30
30
15
Ⅲ人
30
30
隧址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边缘,跨川、甘两省毗邻中低山地带,测区微地貌形态为构造剥蚀中低山窄谷地貌。沿隧道轴线横向季节性冲沟发育,长年性溪流较发育。区内地形总体呈西高东低之势。隧道位于青川县介于木鱼文武村一组与沙洲镇三堆村之间,隧道进口位于三堆村歇台子南侧李家沟右侧一岩质陡崖之上。出口段为一岩土质单向斜坡,植被不甚发育,多为杂草,有少量青杠树及橄榄树,洞身段相对较发育。
沈家山隧道平面布置左右线为测量线间距约为30米的并行线,出口左右线均位于直线上。隧道左线纵坡为-2.35%/890m/-2.9%/635m,右线纵坡为-2.35%/1488m。
隧道主要工程量:洞口及洞身开挖29.79万m3,各类锚杆17.48万m、砼15.25万m3,各级钢筋1291.453T,格栅钢架1288榀,工字钢钢架1108榀,φ108大管棚1080m,φ42注浆小导管41948m等。
2施工准备
2.1 清理场地
将图纸所示在红线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杂草等地表覆盖物均应在施工前进行砍伐,运到施工范围外的弃土场,并妥善处理。
将原地面以下10~30cm的草皮、表土予以清除,并堆放在弃土场内 。
2.2 场地布置
由于沈家山隧道为G3和G4标段分别从进口和出口两端进行掘进,我段准备左右线同时动工,两个施工作业面。在K10+878出口外侧设置空压机房和配电房,混凝土拌和楼、水泥库房、堆料场、钢筋加工场及隧道施工队住宿区均设在隧道出口的天川沟红线外临时用地范围内,并及时其硬化,计划储备500t水泥、碎石1200m 2、砂800m2,安装两台JS500搅拌机。弃土场设在K11+250左侧天川沟处,具体布置见隧道出口场地平面布置图。
2.3 施工用电、用水
隧道用电直接从业主提供的供电线路下杆到工地,计划设置2000KVA的变压器,同时配备2台250KW柴油发电机供前期使用和后期备用。
首先调查水源、水质,高位水池设在隧道出口顶面附近,确保水压不低于0.3MPa,水池储备量计划150立方米,同时做好防渗漏以及防沉淀物阻塞出水管,水池高度设立高于最高工作面30米以上。采用附近泉水和冲沟溪流,先在水源附近修建水池,用高扬程水泵抽入高位水池中 。
2.4洞内施工辅助设施布置
(1)洞内施工排水
主洞开挖时在隧道两侧开挖排水沟,直接排出洞外路基边沟,洞外施工排水为开挖边、仰坡截水沟,直接将水排出路基外。
(2)洞内施工用电
采用三相四线系统供电,电线全部为绝缘电线,路固定于成洞地段边墙上部,为了维持正常电压,采用高压电进洞,成洞地段一侧每隔一定距离在避车洞室设移动变压器调压。
洞内施工照明:洞内施工照明线路的电压,按下述要求设置:
成洞地段,额定电压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