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遂宁市罐子口苑小区旋挖桩施工方案
遂宁市罐子口学苑小区旋挖桩方案
PAGE
PAGE 19
遂宁市罐子口学苑小区旋挖桩
施
工
方
案
工程名称: 罐子口小区
编制单位: 中康建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编制日期: 2012年3月2日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17430889 1、序言 3
HYPERLINK \l _Toc317430891 1.1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317430891 \h 4
HYPERLINK \l _Toc317430914 2、护壁桩方案 5
HYPERLINK \l _Toc317430915 2.1 基坑周边环境 5
HYPERLINK \l _Toc317430916 2.2 基坑工程深度及安全等级 5
HYPERLINK \l _Toc317430917 2.3 支护桩计算参数及模型的选取 5
HYPERLINK \l _Toc317430918 2.4支护桩计算结果 6
HYPERLINK \l _Toc317430919 2.5设计使用年限 6
HYPERLINK \l _Toc317430920 2.6 护壁桩施工 6
HYPERLINK \l _Toc317430932 3、检测与验收标准 10
HYPERLINK \l _Toc317430933 4、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11
HYPERLINK \l _Toc317430934 4.1、 安全生产组织措施 11
HYPERLINK \l _Toc317430935 4.2、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13
HYPERLINK \l _Toc317430936 4.3、主要预防及控制措施 14
HYPERLINK \l _Toc317430937 4.4、 安全应急措施 15
HYPERLINK \l _Toc317430938 5、信息化施工和应急预案 18
附:旋挖桩现场施工详图
1、序言
1.1工程概况
遂宁市河东新区管委会在遂宁市罐子口拟建罐子口学苑小区工程。我院受业主委托对该工程进行凿井降水、基坑支护设计。
该工程由北京龙安华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由遂宁市安居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队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
本工程地下室范围由4栋高程建筑组成,其中4号楼、8号楼为11F,其中5号楼、9号楼为18F,场地±0.00为280.30m,主楼采用筏板+预应力管桩基础,纯地下室范围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持力层均为中密卵石层,基础底标高为273.65~274.25m,根据结构图纸及现场现状自然地坪标高,本基坑开挖深度-4.05~-5.50m。
拟建场地为构造剥蚀浅丘地区,为侵蚀堆积和剥蚀堆积地形,属坡积裙和山区河谷I级阶地后缘地貌。
拟建场地属拆迁及耕地场地,场地地面高差起伏变化不大,地面高程为277.00m-279.50m,高差2.50m。
1.2地层结构
本次勘察表明,在拟建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洪积层(Q4al+pl);侏罗系上统遂宁组基岩层(J3s)组成。其成因及埋藏情况和厚度特征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现将地层从上至下描述如下。
1)杂填土(Q4ml):杂色,松散,稍湿。由杂色土夹少量炭渣、瓦块、含混凝土块、砖块等杂物组成。不均匀,具松散构造。分布于部分场地,层厚1.10m–3.00m。
2)粉土(Q4al+pl):褐黄色,稍密,湿。以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10%的砂质粉土为主,次为粘质粉土。摇振有反映,无光泽,韧性及干强度较低。具絮状结构,层理构造。分布于整个场地,层厚1.50m-5.40m。
3)粉砂(Q4al+pl):浅灰色,松散,湿。由不溶于水的残积砂土矿物组成,成份以长石为主,次为石英及云母,含粉土条带,砾石及岩石碎屑,具单粒结构,松散状构造,分布于部份场地,层厚0.60m-5.30m。
4)碎石土(Q4 al+pl):灰黄色-黄色,饱和。成份以火成岩为主,次为变质岩,亚圆形-圆形,强风化-微风化,分布连续。根据《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按N120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和卵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