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生理学教案-第八章 植物的营养生长
PAGE
PAGE 15
第八章 植物的营养生长
教学时数:6学时左右。
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植物从种子萌发到花芽分化(进入生殖生长)之前营养生长阶段的生理及形态变化过程;掌握植物生长的规律及植物运动的类型与机理;使学生了解光形态建成的概念,光形态建成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与区别,光敏色素的发现与分布;掌握光敏色素的化学性质和光化学转换,光敏色素在光形态建成过程中的反应,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理,蓝光和紫外光反应;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本章的理论去指导生产实践,例如适时播种、正确采取相应的农业管理措施等,解决农、林、果、蔬及花卉生产中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光敏色素的发现与分布;光敏色素的化学性质和光化学转换;光敏色素在光形态建成过程中的反应;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理;蓝光和紫外光反应。
教学难点:光敏色素在光形态建成过程中的反应;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机理。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1.吴国芳等编:《植物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镜岩主编:《生物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宝山主编:《植物生理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宋叔文、汤章城主编:《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
本章讲授内容: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种子萌发的概念
A.从植物生理学的角度:成熟的植物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胚根伸出种皮即为种子萌发。
B.从生产实践的角度:成熟的植物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一株独立生活幼苗的过程。
一、种子的休眠
1.种子休眠的概念与意义
休眠(dormancy)是植物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生长暂时停顿的现象,是植物抵制和适应不良自然环境的一种保护性的生物学特性。
包括被迫休眠与生理休眠。
2.种子休眠的原因
1)种皮(果皮)的限制作用
2)种子未完成后熟作用
形态后熟型--胚未完全发育
生理后熟型--种子内部的有机物质和植物激素尚未完成转化。
3)抑制物质的存在
3.种子休眠的解除方法
机械破损、层积处理、温度处理、化学处理、清水冲洗、物理因素
二、种子的寿命
种子从发育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所经历的时间为种子的寿命(seed longevity)。包括短命种子、中命种子、长命种子。
种子的寿命不仅与其遗传特性有关,而且受贮藏条件(温度、水分、氧气、仓虫和微生物)的影响。
自然条件下:
柳树种子12h内有发芽能力,杨树种子30~40天,
多数栽培作物的种子1~数年。
据报道,种子寿命在10年以上的有700多种,100年以上的有60多种,500年以上的有20多种。
我国辽宁普兰店泥炭土层中发现的莲子,经14C测定,证明已有1000
1967年加拿大人曾报道,在北美地区的旅鼠洞中发现了20多粒北极羽扇豆种子,经14C测定寿命至少为1万年。在播种试验中,有6
要延长种子的寿命,必须将种子的代谢活动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使其长期处于休眠状态。
种子的贮藏条件:A:本身含水量低;B:环境条件:低温、干燥、缺氧。
三、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种子萌发必需的主要外界条件:足够的水分,充分的氧气,适宜的温度,光照或黑暗。
1)水分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①软化种皮易透氧,易于胚根突破种皮;
②使细胞质转变为溶胶状态,增加代谢活动;
③促进可溶性物质向幼嫩的器官运输:A.提供呼吸底物;B.形成新的结构物质。
豆类种子萌发时的吸水量大于禾谷类种子。
例如:豌豆种子萌发时吸水量占原干重的186%;蚕豆为157%;大豆120%;水稻30~40%;小麦47~60%。
2)氧气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种子萌发时伴随着强烈的代谢活动和物质运输,有氧呼吸是提供能量和物质的基本保证。
一般农作物的种子萌发时需要环境中含氧量在10%以上。
含脂肪较多的种子(如:棉花、花生等)萌发时比淀粉种子(如:小麦、水稻等)要求更多的氧气。
在农业生产中应注意播种的深度和天气的变化等。
3)温度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种子萌发时一系列活跃的代谢活动均在酶的催化下完成,酶的活力与温度关系密切。影响种子萌发的温度有三个基点: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
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指在最短的时间内,种子萌发达到最高百分率的温度。最高和最低温度分别是种子萌发的极限温度,低于最低或高于最高温度时种子不能萌发。
植物因原产地不同,种子萌发时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掌握植物种子萌发时的温度三基点,是决定适宜播种期的主要依据之一。
4)光和黑暗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需光种子(light seed):必须在光照下才能萌发的种子。如莴苣、烟草、山药、拟南芥等。
需暗(嫌光)种子(daik seed):必须在黑暗处才能萌发的种子。如瓜类、茄子、番茄、苋菜等。
多数高等植物的种子萌发时对光无严格要求。
需光种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