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 王维高 雷公山地貌及水文实习报告
雷公山地貌及水文实习报告
专 业: 地理科学
班 级: 21012级本科
学生姓名: 王 维 高
学 号:
指导教师: 杨廷锋、蒋焕洲、吴显春、
李荣彪、王磊。
2013年 12 月 6 日
雷公山地貌及水文野外实习报告
1.绪言?(前言)
1.1实习区域的?基本概况
(1)、基本情况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1982 年6 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1 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跨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地理坐标:东经 108°5′~108°24′;北纬 26°15′~26°32′,面积47300 公顷,森林覆盖率88.76%,是以保护台湾杉为主的珍稀动植物及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雷公山是贵州苗岭山脉东段主峰 ,雷公山处于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 ,地质地貌特殊 ,自然生境复杂 ,古老山体至今仍保存有大量珍贵的生物种群。而且雷公山地区是贵州苗族聚居地族同胞依托雷公山自然地理环境世代耕耘繁衍 ,并创造和发展了自身独特的文明历史。
(2)、构造与地貌物质基础
雷公山地区大地构造属于华南褶皱带 ,处于雪峰山西南段。从武陵造阶段早期的大洋壳 ,经雪峰至加里东构造阶段 ,逐渐过渡到早古生代末的广西运动发生基褶皱 ,并进入稳定地台阶段 ,相继形成一套盖层。后经多次构造运动 ,使本区褶皱隆起或整上升 ,屡遭剥蚀 ,缺失地层较多 ,古老基底大面积裸露 ,尤以晚元古地层分布较广。
雷公山地主体处于雷公山复式背斜 ,是地垒式山地,出露雷山地区的晚元古代下江群 ,是一套活动性大陆边缘沉积的浅变质岩系。晚元古代早期古老的变质岩地层 ,地层倾角一般为 10°~30°,核部有小褶曲。
出露雷山地区的晚元古下江群 ,是一套活动性大陆边缘沉积的浅变质岩系 ,自下而上分为
①甲路组 Ptj 出露于迪气背斜核部 ,岩性为灰色、灰绿色千枚状钙质板岩夹大理岩团块 ,出露厚度仅 15m左右。
②乌叶组 Ptw 第一段为浅灰、灰绿色粉砂质板岩、绢云母板岩及变余粉细砂岩 ,厚 450~750m。第二段为深灰、灰黑色含炭质绢云母板岩、千枚状板岩夹灰绿色变余粉细砂岩 ,及少量变余粉凝灰岩 ,含较多黄铁矿 ,厚 650~750m。
③番召组 Ptf 第一段为浅灰、灰色变余砂岩、粉砂岩夹板岩 ,呈不等厚互层 ,厚 400~900m;第二段为浅灰、灰色板岩、千枚岩夹少量变余砂岩、变余凝灰岩 ,含黄铁矿 ,厚 400~1900m。
④清水江组 Ptq 为浅灰色厚层变余凝灰岩、变余沉凝灰岩、变余粉砂岩、砂岩及板岩组成 ,厚度大于 800m,分布于昂英以东。在上述地质背景下,自喜山运动以来,雷公山体沿着北北东向断裂带,强烈差别隆升,形成明显拔起的地垒式断块山,并导致风化剥蚀、流水切割等一系列的外营力作用过程,雷公山主体上升到海拔2 000 m 以上,区内最低点小丹江谷地,海拔仅650 m ,最大相对高差达1 52818m。而相应地山体东、西两侧出现低海拔的榕江、西江等断陷盆地。根据雷公山第四纪植物孢粉分析,山顶部出现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反映湿热的气候,可推断山体新构造上升至少1 000 m 以上。
雷公山体还表现出阶段性差别抬升,据研究山地出现几级剥夷面:1 级剥夷面海拔1 800~2 000 m ,分布于雷公坪、黑水矿一带、以波状缓丘和宽浅盆谷为主;2 级剥夷面海拔1 500~1 750 m ,分布于小雷公坪、南刀山,野得圾及大毛坡等处,以宽缓斜坡及台地缓丘为主;3 级剥夷面海拔1 050~1 450 m ,各地高程差异较大,分布于迪气、雀鸟、格头、欧养寨等处,以台地及平缓斜坡为主。虽经后期外营力作用的锓蚀和破坏,各级剥夷面仍保存完好。新构造阶段上升还表现在河谷的形态上,五迷河及毛坪河的河床纵比降分别达到38.22 ‰和65.69 ‰,而且出现多级转折,即裂点。分布高程有1 350~1 340 m、1 050~1 180 m 和910~960 m 3 级,裂点处多形成跌水和瀑布,落差30~40 m。如响水岩瀑布,连续4 级,总落差121.5 m。河谷横剖面形态多为V 型谷,河谷狭窄,岩坡陡峭,河谷阶地发育较差。
(3)、气候与水文
雷公山区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 ,年平均降水量达 1350m,尤其是东南迎风坡年降水量高达 1500~1600mm。山地湿度大 ,相对湿度一般为80%~90%,山地湿度大,相对湿度一般为80 %~90 % ,海拔较高处常有较多的雾气凝结水。
雷公山地区有着特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年第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中预组).doc
- 2011年第四季度襄州区金融运行形势分析.doc
- 2011年红河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责任状.docx
- 2011年纪检总结.doc
- 2011年终考核汇报材料(省局定稿版).doc
- 2011年经济师考试大纲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doc
- 2011年考研复习必备信息.docx
- 2011年考核办法(修改稿629).doc
- 2011年考研复习必备信息(新手必看).doc
- 2011年考研热门专业之.doc
- 2012-2013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下册英语16单元复习教案.doc
- 2012-2013公共基础《概率论》期末考试试卷.doc
- 2012-2013学年上学期德育工作总结.doc
- 2012-2013学年九年级月考期中考英语作文范例.doc
- 2012-201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版.doc
-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开学考试(政治).doc
- 2012-2013学年度学院先进集体个人表彰推荐审批表 副本.doc
- 2012-2013学年度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doc
- 2012-2013学年度国之栋学校初中毕业生化学试卷.doc
- 2012-2013学年度山东省烟台市招远第一学期初三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