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国庆60周年征文.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年国庆60周年征文

PAGE PAGE 1 为了那一方百姓 邹积权 在福山区南端的外夹河上,有一座气势宏伟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它像一道彩虹,横跨在美丽的南部山水间,为两岸人民带来了便捷,带来了希望,同时也带来了滚滚财富。 外夹河的回里段,南岸有9个村庄,北岸也有20个村庄,两岸有4万多人口。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根本就没有桥,平时人们外出办事极为不便,一到汛期与冬天,困难更大。若有两岸青年结婚,遇上水多时,必须用哈拉盆载新娘及物品,再找4、5个会游泳的人,围在哈拉盆的四周加以保护,来回渡河,非常危险。但是那个年代别无它法,自古以来就这么延续着。 新中国成立后至五十年代末,人们也没有太多或太高的奢望,仍然没有修桥。人民公社化以后,东黄山和谭家庄村依靠集体的力量,用木凳和木板在两村之间的夹河上架起了一座木桥,给两岸人们的生产、走亲访友和外出办事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人高兴地说,“这回可好了,大河有桥了”。但是人们没有高兴多久,在汛期来临之前又将木桥拆了,洪水时又要淌水,人们失望地说,“要是有一座永远不拆的桥该多好哇”。 盼星星,盼月亮,这个愿望一盼就是十几年。时间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马车、拖拉机和汽车都不能在木桥上通行,还需要淌水过河,一不小心就会掉在河里、陷进沙里,劳力费神还干着急。南部村庄运送物资只能从牟平县的观水或栖霞县的铁口和桃村公社绕道而行;特别是公社开会,常常要看天气与河水的脸色行事。一但河水暴涨就要改变会期,常常影响许多工作的部署和开展。1974年10月,时任公社党委书记的于宝珠等“两委”成员,从长远利益发展的大局着想,决定集全公社之力,在东黄山与孔家庄村之间的夹河上修一座石拱大桥,这桥就是后来的谭家庄大桥。 当时,水泥和钢材是外地购进的,石料是用近在尺尺巨甲村自产的石头,沙就地取材,石子按全镇人口均摊,全民加工送到工地。11月份开工以后,建??面非常壮观,红旗迎风招展,彩旗飘扬,大桥上下一片繁忙,到处都是加工石材、水泥制品和建桥打桩的人员,他们冒严寒,顶酷暑白天黑夜加班加点的忙碌着,那场面既是一曲石锤、钢钻、铁锨与铁镐发出的交响曲,又是一幅万马战犹酣的壮观画面,经过近千人半年的英勇奋战。这座长152.35米、宽7米的大石拱桥,于1975年5月胜利竣工。 光有桥不行,还要有公路。从回里镇驻地到夹河南岸边缘的唐家埠村长达26华里,山路崎岖、坡陡、路窄、低洼不平,遇有雨雪天气,路况更是难以想象。然而,就是这样一条土路,沿途人民却走了数百年。修筑公路,这一议题又摆在了于宝珠等回里公社党委、管委一班人面前,他们想两岸人民之所想,急两岸人民之所急,在举行谭家庄大桥竣工典礼的同时,马不停蹄的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劈山、垫沟,又吹响了修筑公路的号角。 记得1975年10月中旬的一天,我们张格堡村干部告诉我,“接公社指示,每个生产队抽调20名整壮劳力,从明天开始参加修路大会战,要我准备好工程用的器材和午饭所需的米面、肉菜物品等”。 修路会战开始,工地没有机械,全是小推车和铁锨及铁镐之类的工具。当时的口号是;“回里大地无冬闲,冰冻三尺照样干,大干一百天,修好回观路”(回里镇至牟平县观水镇,后称回郝线)。在沿途十几公里的工地现场,修路大军人山人海,队与队之间和村与村之间的展开了劳动竞赛,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不时地在喇叭里播放。经过四个月的奋战,终于完成了所有土石方填挖工程。一条平整、宽阔的公路延展在回里大地上。 桥有了,车通了。有人风趣的说“这下可好了,淌水过河的年代,这回可以永远结束了”。平坦的公路及便捷的交通,给当地人们带来了极大地实惠,两岸村庄的农副产品也及时销售到全国各地,农工商需要的生产资料也源源不断地运来,回里人民高兴的笑了。 此后的20几年中,回郝线成了繁忙的公路,大型拖拉机和载重汽车通行量猛增,桥和路严重超载,并对大桥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就在大桥建成后的2003年8月23日,我区暴雨如注,夹河洪水猛涨,惨重的事件发生了,运行了28年的大桥不堪重负,终于发生坍塌。 大桥坍塌后,又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想人民所想,利为民所谋,商定从根本上解决回里镇的交通问题。他们立即拨款在夹河上游的西黄山与史家河之间架了一座临时桥樑,解决了两岸人民的急需。一个月后,又投资530多万元,对回郝线回里路段进行硬化。来年春,又拨款430万元,重建谭家庄大桥。开? ā耀???P??@?脅? 的场面,只有大型机械轰鸣的画面,经全体建桥工程人员历时7个月的共同努力拼搏,长180米、宽11.75米的谭家庄大桥,于2004年10月1日胜利通车。谭家庄大桥以更加坚固实用、宏伟壮观的雄姿呈现在世人面前。 平坦而顺畅的公路和大桥通车以后,两岸人民喜上眉梢,有了这条生命线、连心桥、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农民的收入也大幅增加,人均纯收入由建桥初期几十元,猛

文档评论(0)

dajia1q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