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血清总蛋白测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郧县中医院检验科 生化室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检验科-SH-01 版本/修订号:1/0 主题内容 血清总蛋白测定 生效日期:2011-5-20 第 1 页 共103页 血清总蛋白测定(双缩脲法) 1.实验原理:凡分子中含有两个甲酰氨基( -CONH2- )的化合物都能与碱性铜溶液作用,形成紫色复合物,这一反应称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有许多肽键( -CONH-),都能起此反应,而且各种血浆蛋白显色程度基本相同.紫色复合物在 540 nm 有吸收峰,并与蛋白含量成正比,通过与同样处理的标准蛋白比较可求出血清总蛋白含量。因此,在严格控制条件下,双缩脲反应可作为血浆蛋白总量测定的理想方法,从测定的吸光度值计算出蛋白质含量。吸光度的大小与试剂的组分、pH值、反应温度有关。 蛋白质 + 铜离子 NaOH 紫红色络合物 2.标本采集及存放:无特殊要求,最好用禁食的标本以减少乳糜血的干扰。离心后采集血清或肝素抗凝的血浆。血清标本20~25℃保存可稳定6天;4~8℃保存可稳定4周;-20℃保存至少可稳定1年。 3.实验试剂及仪器: 3.1 试剂:使用北京利德曼总蛋白试剂盒。试剂组成如下 成 份 含 量 酒石酸钾钠 32mmol/L 硫酸铜 12mmol/L 碘化钾 30mmol/L NaoH 600mmol/L 3.2仪器及参数: 3.2.1使用凯美雅生化分析仪,具体的操作详见生化分析仪作业指导书. 3.2.2 分析参数: 主波长 540nm 分析方法 终点法 副波长 700nm 反应方向 向上 反应温度 37℃ S : R 5:300 4.质量控制:在测定每一批标本前先做正常值和异常值来两个水平的质控品,以2S为质控警告限,3S为失控限,绘制质控图,判断是否在控(质控规则见生化室室内质控操作规程)。在控后方可进行标本测定,若失控,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 5. 计算方法:样本总蛋白含量=×C0 △At----------标本管的吸光度变化; △As----------标准管的吸光度变化; C0-----------标准液的浓度; 6. 参考值范围:健康成人走动后血清总蛋白浓度为 64~83 g/L ,健康成人静卧时,血清总蛋白浓度为 60~78 g/L。 7. 临床意义:血清总蛋白有生理性波动,直立体位由于体液分布的原因,血液相对浓缩,而长久卧床者血液较直立体位相对稀释。因此长久卧床者血清 总蛋白比直立活动时约低3~5g/L;新生儿血清总蛋白可比成人低5~8g/L;60岁以上老人约比成人低2g/L。 (1)总蛋白浓度增高:①血清中水分减少,使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凡体内水分的排出大于水分的摄入时,均可引起血浆浓缩,尤其是急性失水时(如岖吐、腹泻、 高热等)变化更为显著,血清总蛋白浓度有时可达100~ 150g/L, 又如休克时,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变化,血浆也可发生浓缩。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由于钠的丢失而致继发性水分丢失,血浆也可出现浓缩现象。② 血清蛋白质合成增加。大多发生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此时主要是球蛋白的增加,其量可超过 50g/L,总蛋白则可超过100g/L。 (2)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①血浆中水分增加,血浆被稀释。如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②营养不良和消耗增加。长期食物中蛋白含量不足或慢性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吸收不良.使体内缺乏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或因长期患消耗性疾病,如严重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恶性肿瘤等,均可造成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③合成障碍,主要是肝功能障碍。肝脏功能严重损害时,蛋白质的合成减少,以白蛋白的下降最为显著。④蛋白质丢失。严重烫伤时,大量血浆渗出,或大出血时,大量血液的丢失;肾病综合征时,尿液中长期丢失蛋白质;溃疡性结肠炎可从粪便中长期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质.这些均可使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 8.附注: ⑴干扰因素:①胆红素≤40mg/dl,血红蛋白≤200mg/dl, 抗坏血酸≤50mg/dl,乳糜1.6%时对检测结果没有影响。②酚酞、溴磺酞钠在碱性溶液中呈色,影响双缩脲的测定结果,右旋糖酐可使测定管混浊亦影响结果,理论上这些干扰均可吸光度太高,可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⑵方法局限性:本试剂线性上限为100g/L,如样品测定值超过上限时,应将样品用0.9%氯化钠溶液作1:1稀释,重新测定,结果乘以2。 ⑶危急值报告:无危急值。 ⑷注意事项: ①血清蛋白质的含量一般用 g/L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