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课件(三).docx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课件(二)   《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作品的表现技巧。   2、揣摩、品味诗词的语言,感受诗歌语言的凝练、形象。   【教学重点】   诗词的内容、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语言的品味。   【教学课时】   一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分钟)   同学们,古典诗词是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长河落日圆”的壮美,也有“禅房花木深”幽美;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更有曹孟德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博大胸怀。每一首诗都给我们不同的美的享受。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词,复习15课《古代诗歌五首》,再次共同感受那份独特的美,提高同学们感悟赏析古代诗歌的能力。   这几篇诗歌,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怎样去复习呢?   二、以《观沧海》《次北固山下》为例指导赏读古诗词   第一关、读背诗歌、把握感情:(5分钟)   古诗词是用来吟唱的,因此,我们在把握诗歌感情的前提下,要读出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来,读出情感,读出意味来,并熟读成诵。   读得好,背得熟:   全班自由大声的朗读、背诵:   ⑴ 指定2名学生背《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⑵ 组织评价。(感情基调、从节奏、轻重、语调等体现)   如强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⑶ 齐背两首,检查(出示投影)   ① 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③ 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⑷ 总结:学习语文,我们要背诵大量精美的古诗词,不断积累。这两首,犹如浩瀚的文化长廊中的一两块秦砖汉瓦,装饰了同学们的梦,使我们“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二关:诗译内容、感知意境:(8分钟)   (诗言志。就是说,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们在吟咏之时,还要对整首诗歌进行对译,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去再现诗歌的内容和情景,从而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1、译读《次北固山下》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景象。   明确:江上碧波荡漾,我正乘船向前。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2、练习:译读“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组织补充评价(一是否细看词义,正确解释;二是有适当想像联想,译出韵味和意境)   4、老师总结:   ⑴ 细看注释,加强积累。   ⑵ 结合语境,联想想像。   第三关、把握细节,解读情感:(18分钟)   理解了诗词内容,这只是赏读诗歌的前提,面对同一景物,不同诗人笔下却是情态各异。比如同是花,白居易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生机与愉悦,李清照却是“人比黄花瘦”的黯然销魂。为什么会如此不同呢?   1、生谈谈当初学习这两首诗歌的时候,是怎样领悟诗人所要抒发的感情的.(从哪里体会?怎样体会的?)   2、师总结,指导:是诗人在诗中注入的感情不同。   (不错)老师也概括了一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初步揣摩作者的情感。   ⑴ 知作者、明风格:   诗歌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抒情作品,如果了解这些诗人写作的主要风格,我们在赏析时就能居高临下地品味了。   ① 比如:   李白:雄奇夸张 愤世嫉俗   苏轼:一贬再贬,旷达豪放   岑参:抒写边塞将士雄风   ② 同学说说自己读过的曹操诗歌的风格。   明确:   曹操刚健雄浑,有建安风格。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练习:(降低难度,说说自己所熟悉的诗人的风格也行)   辛弃疾:悲壮豪放。   杜甫:忧国忧民,心系天下。 (沉郁顿挫)   李清照:细腻情怀,婉约凄切。   陶渊明:向往田园归隐之乐。 (恬淡清新)   提示:这里有一点要强调,对作者的风格有初步的了解,将给我们带来一定方便,也应注意,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比如豪放诗人辛弃疾同样也写出了“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诗清新句。因此,在诗歌赏析中要视情况灵活运用。   ⑵ 看提示,抓“诗眼”:   ① 提示:文眼从何而来?就是从诗中的标题、背景提示、注解、诗歌的首句和末句甚至中间找。这常常会给我们理解诗词情感以重要提示。   例如: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标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能否从中找到感情的提示吗?   (“左迁”一词,已暗示了诗人无罪被贬的怨愤之情。)   ②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