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污染事故及处案例06614
一、氯污染事故及处理案例
(一)污染事故发生的概况
1979年9月7日下午1时55分,某电化厂液氯工段正在充装液氯作业时,一只半吨重的充满液氯的钢瓶突然发生粉碎性爆炸。随着震天巨响,全厂气雾弥漫。大量的液氯气化,迅速形成巨大的黄绿色气柱冲天而起,形似蘑菇状,高达40余m。爆炸现场留有直径6m,深1.82m的深坑。该工段414m2的厂房全部倒塌,在现场有67个液氯钢瓶,爆炸了5只,击穿了5只,13只击伤变形,5t的液氯储罐被击穿泄漏,厂房内的全部管道被击穿、变形。其间夹杂着瓦砾、钢瓶碎片在空中横飞,数里外有震感。在爆炸中心有一只重达1735kg的液氯钢瓶被气浪垂直掀起,飞跃12m高的高压线后,坠落在30m外的盐库内,另一只重达1754kg的液氯钢瓶被气浪冲到20m外的荷花池里。一块重达1kg的钢瓶碎片飞出830m外,一块重72.5kg的钢瓶封头飞至85m
液氯从这些容器内冲出,泄漏的氯气共达10.2t,当时是东南风,风速3.7m/s,大量的氯气迅速呈60°扇形向西北方向扩散,中轴线距离为4600m,波及范围达7.35km2,共有32个居民区和6个生产队受到不同程度的氯气危害,造成大量人员急性中毒。受氯气危害的人数达1208人,其中诊断为氯气刺激反应者429人,均在门诊治疗。另有不同程度急性中毒患者779人,均收入住院治疗,其中轻度中毒者459人,占58.9%;中度中毒者215人,占27.6%;重度中毒者105人,占13.5%。
本次事故共死亡59人,其中现场死亡18人,其余均为外伤砸死等。另有41人为严重急性氯气中毒死亡,其中7人为严重中毒性肺水肿,口鼻涌出粉红色泡沫痰,入院后几分钟内死亡。爆炸后1小时左右有12人死于肺水肿。其余也陆续死亡,最后死亡1人是在爆炸后13小时。死亡者均为16岁以上的成年人。死亡的41人均为距爆炸中心50m内的重污染区内的居民,而本厂职工都能逆风爬上厂外东南方向的一个高土坡上,故无一人因急性氯气中毒而死亡。
(二)事故处理的过程
(1)立即成立抢救指挥部
由当地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有市化工局、卫生局、公安局、交通大队、劳动局、财政局、工会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当即将事故电话上报中央办公厅、化学工业部、当地省政府和省化工厅等上级有关部门,并组织三个指挥组,分头现场排险和疏散,抢救中毒人员,调查事故爆炸原因、吸取教训。
(2)排险和疏散
制止氯气外逸。事故发生时,大量氯气从爆炸的钢瓶和被击裂的管道、储罐中一起冲出,黄烟滚滚。为了防止更大危害,控制氯气外逸是当务之急。工段郑某某不顾个人安危,冲进爆炸现场关闭了液氯气化阀门,液氯储槽与钢瓶连接的阀门,初步切断了氯气源。防化兵部队、消防队人员大量喷水来抑制已经逸出的氯气扩散,到次日凌晨四时,关闭了现场所有的储槽、管道的阀门。消除了氯气外逸。
排险。氯气工段爆炸现场尚存液氯钢瓶50多只。有的钢瓶被爆炸气浪冲击互撞,严重变形;有的压在倒塌的墙壁下面。这些钢瓶如再发生爆炸,逸出氯气,将对全市人民构成极大的威胁。必须清楚,清除它又有极大的危险,在搬动中可能发生爆炸。抢救指挥部作了认真、细致的讨论,决定采取钢瓶卸压和远距离开启钢瓶阀门的的办法,并准备好防爆沙袋、液碱和喷液碱的消防车。组织医务人员备好抢救药物在现场待命。
疏散。以电化厂为中心划定半径为400m的危险区,危险区内的全部人员都要进行紧急疏散。共动员了8万人撤离危险区(占全市人口的1/4)。经过9个小时的紧张战斗,终于实现了这个计划,排除了全部险情,杜绝了再次发生恶性事故的可能。
(3)抢救中毒人员
事故发生后,该市的11个医疗单位都接受了收治中毒病人的任务。他们在缺乏职业病专业人员和缺少抢救经验、药物的情况下收治了全部病人,做了大量工作,使中毒病人得到了治疗和处理。
中央和化学工业部的领导十分重视抢救工作,组织临近省市的专家积极支援,陆续组织了由90多人组成的12支医疗队赶赴现场,参加抢救工作。上海医疗队携带药品、器械约2t第二天由飞机运到出事地点,在抢救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各地医疗队与当地医务人员一起共同研究抢救方案,抢救危重病人,有效地制止了中毒人员的死亡。为了便于临床治疗和善后处理,医疗抢救组制定了“急性氯气中毒分级诊断标准”和统一的治疗方案(当时国家尚无诊断标准)。对患者逐一进行检查,明确诊断分级和抢救的重点,按方案进行治疗,治愈者及时出院,设立复查,随访门诊,组织巡回医疗。经过上述处理后,除20多位重度患者外,其余患者均很快治愈。
(4)事故调查
为了搞清楚事故发生的原因,吸取教训,杜绝类似事故重复发生,对事故开展认真的调查。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在排险和清理现场中,注意收集资料,分析有关样品。事故调查组分设三个小组,即现场调查组、物理化学组、综合分析组,分头进行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和模拟试验,终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