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年的邮路情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十五年的邮路情怀

二十五年的邮路情怀 风餐露宿已成为家常便饭     核心提示:25年前,安图县两江镇17岁的王会明开始了走上“邮路”的漫漫征程。从工作至今,25年仅缺勤7天。25年间,王会明送信走过的邮路高达285000公里,可绕地球7圈,7台“永久”牌工作用自行车因不堪“重负”而报废,100多双黄胶鞋、“棉乌楼”穿露了底,工作用穿坏的裤子较别人多出50条。25年间,王会明除了本职工作外,还义务承担起帮农民卖菜、买种子、肥料、指导农业科技知识等工作。     王会明,男,吉林省安图县人,1965年2月26日出生,初中文化,1981年参加邮政工作,至今已做乡邮员工作25年。25年来,王会明为群众投递邮件320万件无差错,行走邮路25万多公里,投递邮件累计重达70多吨,直投包裹万件。     王会明是安图县邮政局历年的先进生产者,优秀工会会员;1996年被评为全州优秀乡邮员;2002年被评为全省“十佳投递员”;2003年被共青团中央、国家邮政局评为全国“百优乡邮员”,同年,被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授予全州“十佳优秀青年”;2004年,被国家邮政局授予“全国优秀投递员”光荣称号。《中国邮政报》、《吉林日报》、《农村青年》杂志、《延边日报》、延边电视台、安图有线电视台等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王会明的先进事迹。安图县邮政局于2001年开始,在全局范围内广泛开展“向身边的典型学习”活动,全局干部职工学习王会明的先进事迹,2004年,经省、州邮政局批准,王会明破例享受与企业固定工同等待遇。     王会明曾经有过被转入正式职工的机会。但是,这个指日可待的希望也被无情的现实毁灭成泡影,他是“难逃”做一名“临时工”的命运。1986年,最后一批顶替父母接班的“内部招工”期间,王会明因患急性关节炎住院治疗,失去了机会。爱人、亲朋好友纷纷劝他改行赚大钱都被王会明一一拒绝了。他“痴心不改”,一头埋在乡邮路上默默无闻地工作,表现出邮政职工热爱岗位、忠于事业、无限忍耐的刚毅性格和坚强的个人信念,表现出他热爱邮政,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农村百姓群众的高尚情操。他说:“只要邮政企业需要我,哪怕我当一辈子‘临时工’也心甘情愿,一定把乡邮工作做好”。     情铸邮路     王会明从十七岁初中毕业后入局当“临时工跑乡邮”到现在。人人都知道,乡邮工作又脏又累,冬天一身冰霜,夏天一身泥水,风里来雨里去,爬山涉水走山路,日复一日地重复劳动让人单调乏味,工资待遇又不高。但是,在王会明的眼里,乡邮工作既艰苦又光荣,是平凡而神圣的职业。平时,他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对群众用心去服务,对自己的要求是付出的要比别人多,工作要以责任感赢得信任,站在用户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工作。他说:“当一名乡邮员不难,要做一名好乡邮员、群众信得过、满意的乡邮员很难很难”。     入局前,王会明学过一段农业机械专业技术。他心灵手巧,摆弄机械一点就通。开个体汽车修理部的大爷家二哥也来劝他入伙,每月给他开500元工资,是当时王会明做临时工工资近两倍的收入。虽说,他当临时工是为了挣钱养家。但是,这么高的工资收入未能打动王会明的心。他的的确确舍不得失去这份工作。也许,这是他从小受他父亲,一位老邮电职工的职业熏陶,他热爱邮政这个职业,干一行、爱一行,舍不得离开朝夕相处憨厚的农村百姓们。别人越是劝他改行,他的乡邮工作积极性反而越高,工作越认真。两江镇永红村六队和八队是两个自然村,都有各自的信报发行站。因到发行站取信报的人多,容易发生信报丢失或出现意外,王会明不怕多走路、绕圈子,硬是把邮件按址投递,还为村民直投包裹,热情为群众代邮、代收各类业务,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在乡邮路上,有一位姓刘的大娘说:“我儿子从外地给他病重的父亲寄来包裹,里面是老人特别喜爱的一件衬衫,麻烦你把包裹直接送到我家里来”。王会明立刻答应,只要包裹一到他就马上送到老人的家里。两天过后,当他跑完邮路归班到局,发现刘大娘的包裹果真到了。他不顾一天的劳累再次登上自行车,以最快的速度把包裹“专送”到刘大娘家,一个往返五六十里路,送完包裹回家都到了晚上七点多钟。他看到病重的老人接到包裹时那种少有的神情感到欣慰,在老人临终时为他为这个家办了件好事,再累也是应该的。     在王会明段区内有一家姓李的老两口,是多年的报刊订阅户。老夫妇因常年卧病在床无人打扫室内卫生,屋里有一股难闻的气味,一般人不愿意进入他家。但是,王会明从不嫌弃,每次投递都把报纸直接送到老人床前,并问老人还需要帮什么忙。老人只是笑着说:“报纸来得真及时,我很高兴”。病痛中的老人高兴地看报,王会明也感到快乐。王会明在想,安图县邮政局早在60年代就出现了省劳动模范崔明哲,因为有了崔明哲,邮政乡邮员便有了“鸿雁”的美称,90年代又出现了全国劳动模范李万石。他们都是安图邮政人的楷模,学习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