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_DMT 026-2017DNW-I 耐高温强酸树脂催化剂最新.pdf

Q_DMT 026-2017DNW-I 耐高温强酸树脂催化剂最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DMT 丹东明珠特种树脂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DMT026—2017 代替Q/DMT 026-2014 DNW-I耐高温强酸树脂催化剂 2017-12-15发布 2018-01-15 实施 丹东明珠特种树脂有限公司 发布 Q/DMT 026—2017 前 言 DNW-I型耐高温强酸树脂催化剂是在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情况下编制的。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参数是根据用户要求和企业生产经验确定的,其试验方法是参照国家有关标准编制 的。 本标准的制订是按GB/T 1.1-2009规定编写的。 本标准代替Q/DMT 026-2014 《DNW-I耐高温强酸树脂催化剂》, 与Q/DMT 026-2014相比,本标准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标准版本方面说明; ——检验规则重新编辑。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代替Q/DMT 026-2011. 本标准由丹东明珠特种树脂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丹东明珠特种树脂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起草及归口。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冷东斌、孟繁生、张 伟、 彭慧敏、邹国珍、王英杰、李健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DHS 026-2002、Q/DMT 026-2005、Q/DMT 026-2008、Q/DMT 026-2011、Q/DMT 026-20/4 I Q/DMT 026—2017 DNW-I催化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DNW-I型耐高温强酸树脂催化剂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温度不超过200℃、可替代液体强酸作催化剂、在丙酮一步法合成甲基异丁基 酮和丁烯水合制仲丁醇等工业装置上应用的氢型 DNW-I型耐高温强酸树脂催化剂(以下简称催化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475-2013 离子交换树脂取样方法 GB/T 5476-2013 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方法 GB/T 5757-2008 离子交换树脂含水量测定方法 GB/T 5758-2001 离子交换树脂粒度、有效粒径和均一系数的测定 GB/T 8144-2008 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测定方法 GB/T 8330-2008 离子交换树脂湿真密度测定方法 GB/T 8331-2008 离子交换树脂湿视密度测定方法 GB/T 13659-2008 001×7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3 产品型号 催化剂的型号编制应符合下述规定。 D N W - I 型 ──┬── ┬ │ └──── 第一代产品 │ └───── 大孔耐高温强酸树脂催化剂(汉语拼音缩写字头) 4 要求 4.1 外观 催化剂的外观为褐色不透明球状颗粒。 4.2 出厂型式 氢型 4.3 理化性能 催化剂的理化性能应符合表1中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 1

文档评论(0)

158****15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