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爱玲金锁记悲剧艺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张爱玲金锁记悲剧艺术

浅析张爱玲金锁记悲剧艺术   【摘 要】张爱玲的《金锁记》通过曹七巧这一形象,揭示了“被吃者吃人的极限”,展示了一幕幕人世间的苍凉梦魇。月亮意象在小说中具有独特内涵,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及人性的开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拟从七巧形象及月亮意象两方面入手,探讨《金锁记》思想内涵的悲剧性及悲剧的延续性。   【关键词】张爱玲;《金锁记》;悲剧艺术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4-0251-02   《金锁记》是张爱玲中篇小说的代表作。 《金锁记》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艺术技巧,都体现出张爱玲高超的艺术才能及对幽微人性的深入把握。随着她犀利的笔触,独特的话语,张爱玲为读者展现了欲望的疯狂、人性的扭曲及生命的无常。   一、从曹七巧形象探讨作品的悲剧艺术   曹七巧是特殊生存环境所塑造出的女性形象。她的悲剧,足以引起我们的恐惧,但切身体会她所走过的生命历程,我们又不得不心生怜悯。张爱玲借由作品所要传达的,正是在“食”与“色”的双重枷锁下,合理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人性扭曲及由此而造成的命运悲剧。   (一)温婉如她。七巧曾经也是一个单纯可爱的女子。那时有很多人喜欢她,她健康,充满活力。即使嫁到了姜家,面对下人的窃窃私语及出身更为优越的族人的冷漠和白眼,她的内心依然存留着善良和温柔。尽管大哥把她送到了火坑,她后来再见大哥,埋怨、哭闹过后,当大哥大嫂临走时,她一样塞了许多贵重礼物给他。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七巧尖刻外表下的温情。   将七巧内心的温柔表现得最为充分的,还是她对小叔姜季泽的感情。当季泽为哄骗七巧的钱而假意向她表明爱意时,七巧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温柔面,她低着头,仿佛所有沉浸在爱河中的少女一般,沐浴着光辉,面容上浮现淡淡的喜悦。此刻,一向刻薄的七巧竟是如此美丽动人。爱情总是这样,轻而易举地触到人的心底最温柔,但也最脆弱的地方。   而当她明白姜季泽此行目的不过是哄骗她的钱财时,她暴怒起来,歇斯底里一般。但她渴望沉浸在甜蜜之中,哪怕只是谎言。她宁可晚一点发觉,或者说她毋宁心甘情愿被骗。这分明是一个单纯的女子的心理,她渴望被骗,因为她渴望被爱。但是,她不可以被骗,她为那些关系到后半生孤儿寡母生计的金钱付出了太大的代价――青春、爱情甚至是最合理的爱欲。最终,她赶走了季泽,也赶走了她青春末尾唯一可能的爱情。她像一头困兽,与自己做了最撕心裂肺却最不着痕迹的一场恶斗。她也像其他女子一样,对爱情有着单纯的幻想与渴望。只是,命运就是如此不可理喻。只是,她戴着黄金的枷锁。   (二)斯人独憔悴。嫁到姜家,是七巧悲剧的开始。因为她出身低微,家境贫寒,且又心直口快,姜家的老老少少,甚至丫鬟下人都看不起她,嫌弃她,背地里对她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在这个大家庭中,她是孤立无援的。   然而,最可怕的摧残还不在于此,对于一个正处于青春盛年的少妇而言,她的身边躺着一具冰冷的、近乎死去的肉体。正常的生理欲望得不到满足,这是七巧一步步走向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弗洛伊德认为:“人永远不能排泄干净他的原始欲望。人总是要在替代对象中寻找他的第一宣泄。” [1]潜藏在七巧身上因未得到满足而蠢蠢欲动的原始欲望,以及更为强大的始终主宰七巧一切抉择的因物质生活的匮乏而产生的生存威胁,前者给予七巧强悍蓬勃的生命力,后者则为七巧打造了精致炫目的黄金枷锁,将生命的种种可能死死锁闭其中,最终使得七巧那强悍的生命力只能在无意识中以令人恐惧的、变态的方式加以宣泄。   总之,生理的焦虑与生存的威胁奇妙地交织在一起,二者相互角逐、厮杀,七巧成为战场上失控的牺牲品。在冷漠荒凉的人生中,七巧将她生命的热力与激情,消耗在永无止息的自我防卫与自我毁灭之中。   (三)苍凉梦魇。如果说婆媳矛盾中潜藏的“俄狄浦斯情结”使七巧对待芝寿和绢姑娘的精神凌虐尚有情可原的话,那么,对亲生女儿长安自觉不自觉的嫉妒和报复,则只能说明七巧内心畸变之严重。   长安是七巧的黄金枷锁下第一个牺牲品。长安的狭小世界里,处处弥漫着七巧挥之不去的巨大阴影。在父权缺席的情形下,母性权威具有无可辩驳的统治力。长安完全生活在母权压制下,怯懦、卑微,委曲求全却适得其反。伴随着两次所谓的“牺牲”,长安的青春也终结了。   母性权威的压制是长安悲剧的首要来源,然而,她对自身弱势地位的认可才是更深层次的原因。长安?c童世舫的分手,长安从来没有主动争取自己的自由和幸福,甚至从未表现出激烈的反抗与挣扎。与其说这段感情的失败是七巧从中阻挠,不如说长安从一开始就缴械投降;与其说七巧成功地避免了女儿获得她从未获得的俗世幸福以及成功地保证了自己用青春换得的黄金枷锁的完好无损,不如说七巧成功地培养了女儿的逆来顺受以及对权威的绝对认同,使得长安在反抗之前就意识到母亲的权威无法逾越的,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