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节 短波通信系统跟超短波通信系统.ppt

第四章节 短波通信系统跟超短波通信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1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节 短波通信系统跟超短波通信系统

第四章 短波通信系统和超短波通信系统 4.1 无线电通信概述 4.2短波通信系统 4.3 超短波通信系统 4.1 无线电通信概述 4.1.1 无线电通信的概念 4.1.2 无线电波传播的主要特点 4.1.3 短波信道和超短波信道的特性 4.1.4 改进无线传输质量的主要措施 4.1.1 无线电通信的概念 定义:无线电通信是指利用无线电波传播信息的通信方式. 优点:与有线通信方式相比,无线电通信具有通信建立迅速、 通信距离远、机动灵活和组网容易等优点 缺点:衰落严重,易受天电等外界干扰,容易被截获和窃听等 应用:主要用于电报、电话、传真、广播和电视等各种信息 传输系统。广泛地应用于地面、空中、海上和空间通 信。 无线电通信的分类 按工作频段划分为12个波段 极长波、超长波、特长波、甚长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 。 根据无线电波的不同波段和传播模式 无线电通信主要分为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微波中继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 短波通信(又称高频通信,HF):是利用频率在3-30MHz的电磁波进行的无线电通信,实际上,人们也把中波的高频频段1.5-3MHz归到短波波段,所以现有的许多短波通信设备,其频段范围往往扩展到1.5-30MHz。 超短波通信:是指利用波长为10-1m(频率为30-300MHz)的电磁波进行的无线电通信。由于超短波的波长在1-10m之间,所以也称为米波通信。整个超短波的频带宽度是270MHz,是短波频带宽度的将近10倍。由于频带相对较宽,被广泛应用于电视、调频广播、雷达探测、导航、移动通信、军事通信等领域。 微波中继通信:是利用300MHz以上频段的电磁波进行无线电通信的一种方式。使用的是分米波和厘米波波段,这种通信方式采用的是视距传输方式,受地形和天线高度的限制,相邻两站之间的通信距离有限(一般在30公里左右)。利用这种通信方式进行远距离的通信,必须建立一系列的中继站,这也是中继(接力)通信的由来。 卫星通信: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实现地球上各点之间的通信。主要通信业务是电话、电报、电视、传真和数据传输。卫星通信可以只经过一颗卫星,由卫星通信地球站向卫星传输的上行线路和卫星向地球站传输的下行线来完成,也可以经过多颗卫星和多条上、下行线路。卫星通信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航天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产生的新的通信手段。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或至少一方在移动中进行的信息交换和传输方式。工作在超短波或微波波段。 散射通信:是指利用大气层不均匀介质对电磁波的再辐射(散射或反射)作用进行的超视距无线电通信。散射通信包括对流层散射通信、电离层散射通信和流星余迹通信。 无线电通信简史 无线电通信起源于19世纪末。1892年,英国人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证明在真空中它是以光速传播的。德国人赫兹于1887年用试验方法实现了电磁波的产生和接收。1859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和俄国人波波夫分别进行了无线电通信试验,并研制成无线电收发报机。随着真空器件的出现,无线电通信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电接力通信、卫星通信、毫米波通信等相继发展起来。1931年,在英国多佛尔与法国加来之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超短波接力通信线路。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1GHz以上频段的小容量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到20世纪70年代,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逐步完善,到80年代,毫米波波段开始应用于接力通信。美国贝尔实验室于1952年首先提出对流层散射超视距通信设想,20世纪60年代以后,散射通信得到很大的发展。 在卫星通信方面,英国人克拉克早在1954年提出了利用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的设想;1957年10月,原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8年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通信卫星“斯科尔”,开始了卫星通信的试验阶段;1965年美国发射对地静止卫星“国际通信卫星-1”号及原苏联发射对地非静止卫星“闪电-1”号的成功,标志着卫星通信进入实用阶段。20世纪70年代,卫星通信进一步向各应用领域扩展。例如,美国现已拥有“国防通信卫星”、“舰队通信卫星”、“Milstar”等多个使用不同频段具有不同用途的军用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现已成为美国全球军事通信的重要手段。目前世界各国的长距离通信和国际通信中约有一半线路应用了无线电通信。 中国的无线电通信发展较早。1899年在广州、马口等要塞及各江防舰艇上就设置了无线电台。1923年喀什噶尔电台建立,可与印度通报。1930年上海国际电台建立,同旧金山、柏林、巴黎建立了直达无线电报线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无线电通信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大容量的微波通信,70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hone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