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方标准《植物类中药材铝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VIP

广西地方标准《植物类中药材铝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类中药材铝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二○一 项目背景 1.1 任务来源 《植物类中药材铝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标准制订项目已列入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的地方标准计划,文件号为《关于下达 2011年第十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 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1]731号文)[1]。本标准制订项目由广西卫生厅提出,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起草,项目编号为:2011-10007。 1.2 工作过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接到标准制订的任务后,及时成立标准编制小组。根据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广西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相关要求,编制组开展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等的资料收集,在整理、借鉴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方法的技术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形成标准草案,制定实验方案。 2011年2月至8月,编制组在查询、收集国内外相关标准、文献和技术资料以及专家论证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实验方案,对方法中设定的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样品前处理方法、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及检出限等技术参数等各方面做了细致的研究和探讨,并及时汇报标准的编制的进展情况。 2011年8月至11月,组织有资质的单位,对标准方法的检出限、测定下限、准确度、精密度等方面进行验证。汇总相关验证数据后,对数据的合理性进行检验。 在完成上述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植物类中药材铝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方法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并于2011年10月提交给广西卫生厅和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分析 2.1铝的基本概况 2.1.1铝的基本理化性质 铝属第三周期ⅢA族元素,原子序为13,原子量为26.98。铝为银白色轻金属。有延展性。商品常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铝粉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能猛烈燃烧,并发出眩目的白色火焰。易溶于稀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不溶于水。相对密度2.70。熔点660℃。沸点2327 铝的危害 在过去很长时间,铝一直被认为是无毒的元素,铝对环境的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近些年才引起注意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植物类中药材作为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部分,其质量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食品、饮用水及中药材中铝对人体的危害问题已受到了高度重视。医学专家指出[2],铝可积蓄于人体脑细胞及神经元细胞内,当含量过高时,会损害人的记忆,使人思维迟钝,判断能力衰退,甚至导致神经麻痹。在一些神经性疾病如神经纤维病变、退化性脑变性症、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的患者身上发现,他们的脑组织内铝量高于正常人。另有报道,英国科学家在英格兰和威尔士88个地区查阅了1203个老年痴呆患者的病例,结果发现饮用水中铝量高于0.11mg/L的地区,其发病率比饮用水铝量低于0.11mg/L的地区高出50%。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铝量与阿耳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之间有一定联系。另外,过量铝还可使肾功能发生病变,引起肾衰竭及尿毒症。当铝取代钙进入骨质中,可引起骨质软化疏松变形。摄铝过量还可抑制胃液和胃酸分泌,使胃蛋白酶的活性下降,导致甲状腺的亢进。更为严重的是,铝具有细胞遗传性,对体细胞及生殖细胞有致突变作用。而且铝的过量摄人还可使幼儿心智发育迟缓。铝在人体中引起的毒性是缓幔的长期的不易被察觉的。但是一旦发生代谢紊乱的毒性反应则后果是严重的,是不可恢复的。所以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高铝环境对其它生物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动物试验中,口服铝量20mg/kg体重,六个月后普遍出现轻微中毒,不同的生物中毒不同。例如,当水中的铝含量高于0.2~0.5mg/L时,即可使蛙鱼死亡。少量铝酸根会使鲑鱼慢性中毒,出现鲤增生症状。新沉淀下来的氢氧化铝也会引起鲑鱼的慢性中毒而且解毒过程需要很长时间[3]。 世界卫生组织曾多次对食物中的铝进行安全评价,并于1989年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予以管理。有关研究表明[4],人体每公斤体重每天允许摄人的铝量不能超过1mg。 2.2 相关中药标准和中药工作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标准尚未对植物类中药材的铝含量进行限量规定,其药材中铝含量的检测方法也未有标准规定。但是,过量铝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铝含量测定的食品国家标准有两个,GB/T5009.182-2003《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中采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面制食品中铝含量;GB/T23374-2009《食品中铝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采用ICP-MS法测定铝含量。在水国标GB/T8538-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和GB/T5070.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