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工程课程(第七章淤地坝1.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土保持工程课程(第七章淤地坝1

淤地坝(Silt Storage Dam for Farmland Construction):是指在沟道里为了拦泥、淤地所建的坝,坝内所淤成的土地称为坝地 。淤地坝是在我国古代筑坝淤田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黄河中游地区已修建淤地坝10余万座,淤出坝地20万hm2以上,实践证明,淤地坝是我国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地区沟道治理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图片) 。 第一节 淤地坝的组成、分类与作用 第一节 淤地坝的组成、分类与作用?一、淤地坝的组成及适用特性 一般淤地坝由坝体、溢洪道、放水建筑物三个部分组成(如图)。(1)坝体:横拦沟道的挡水拦泥建筑物,拦蓄洪水,淤积泥沙,抬高淤积面。(2)溢洪道:排泄洪水建筑物,淤地坝洪水位超过设计高度时,由溢洪道排出,以保证坝体安全和坝地正常生产。(3)放水建筑物:多采用竖井式和卧管式,沟道常流水,库内清水等通过放水设备排泄到下游。 第一节 淤地坝的组成、分类与作用?二、淤地坝的分类和分级标准? (一)淤地坝的分类??按筑坝材料:土坝、石坝、土石混合坝等;?按坝的用途:缓洪骨干坝、拦泥生产坝等;按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夯碾坝、水力冲填坝、定向爆破坝、堆石坝、干砌石坝、浆彻石坝等。? (二)淤地坝分级标准 淤地坝一般根据库容、坝高、淤地面积、控制流域面积等因素分级。参考水库分级标准并考虑群众习惯叫法,可分为大、中、 小三级。书168表7-1 第一节 淤地坝的组成、分类与作用 第一节 淤地坝的组成、分类与作用 表7-1黄土高原治沟工程技术规范中淤地坝分级标准分级标准库容(万m3)坝高(m)单坝淤地面积(亩)控制流域面积(km2)大型500-1003015015中型100-1030-15150-3015-1小型1015301?三、淤地坝设计洪水标准 ?淤地坝建设中存在问题容易被洪水冲毁。毁坝原因,除质量不合要求外,其主要原因还是淤地坝的设计洪水标准偏低,但是提高设计洪水标准,必然要加大淤地坝建筑费用,因此确定经济合理的淤地坝洪水设计标准是十分重要的。书169表7-2~ 3 第一节 淤地坝的组成、分类与作用?四、淤地坝的作用 淤地坝是流域综合治理中一项重要的工程措施,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它在控制水土流失,发展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具体作用:? 1. 稳定和抬高侵蚀基点,防止沟底下切和沟岸坍塌,控制沟头前进和沟壁扩张。 2. 蓄洪、拦泥、削峰,减少入河、入库泥沙,减轻下游洪沙灾害。 3. 拦泥、落淤、造地,变荒沟为良田,可为山区农林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第一节 淤地坝的组成、分类与作用拦淤造地 荒沟变良田 第二节 淤地坝的坝系规划—原则 坝系:一个流域内有淤地种植的生产坝;拦蓄洪水、泥沙的防洪坝;蓄水灌溉的蓄水坝,这些坝各就其位,能蓄能排,形成以生产坝为主,拦泥、生产、防洪、灌溉相结合的坝库工程体系,称为坝系。一、坝系规划原则1. 在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基础上,实施上下游、干支沟全面规划,统筹安排。2. 最大限度地发挥坝系调洪拦沙、淤地增产作用。3. 坝系相互配合,综合运用。4. 要布设一些控制性骨干坝、安全生产中坚工程。5. 要注意道路等问题。 第二节 淤地坝的坝系规划—布设方式二、坝系布设方式 坝系布设由沟道地形、利用形式以及经济技术上的合理性与可能性等因素来确定,常见有以下几种: 1. 上淤下种,淤种结合布设方式 适用范围:集水面积小,坡面积治理较好,洪水来源少的沟道。 采取由沟口到沟头,自下而上分期打坝方式,当下坝淤满能耕种时,再打上坝拦洪淤地,逐个向上发展,形成坝系。上坝以拦拱为主,边拦边种,下坝以生产为主,边种边淤。 第二节 淤地坝的坝系规划—布设方式 2. 上坝生产,下坝拦淤布设方式 适用范围:流域面积较大的沟道,坡面治理差,来水很多,劳力又少的情况。? 采取从上到下分期打坝的办法,待上坝淤满利用时,再打下坝,滞洪拦淤,由沟头打到沟口,逐步形成坝系,坝系的防洪办法是在上坝淤成后,从溢洪道一侧开挖排洪渠,将洪水全部排到下坝拦蓄,淤积成地。 第二节 淤地坝的坝系规划—布设方式 3.? 轮蓄轮种,蓄种结合布设方式 在不同大小的流域内,同时打几座坝,分段拦洪淤地,待淤满生产时,再在这些坝上游打坝,作为拦洪坝,形成隔坝拦蓄,所蓄洪水可浇灌下坝,待上坝淤满,由滞洪改为生产,接着加高下坝,变生产为滞洪坝,形成坝系交替加高,轮蓄轮种,蓄种结合。 第二节 淤地坝的坝系规划—形成与建坝顺序 三、坝系形成和建坝顺序 1.? 坝系形成的顺序(3种)(1) 先支后干:符合先易后难、工程安全和见效快的原则(2) 先干后支:干沟宽阔成地多,群支汇干淤地快,但工程设计标准高,需投入较多的财力和人力。 (3) 以干分段,按支分片,段片分治:当流域面积较大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