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电视纪录片《功夫少林》的电影化思维
【摘 要】人类社会历史中,每一次重大科技变革都会引起人类思维的变化,在媒体不断发展变化、科技元素更加丰富、影像拍摄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观众的影视审美意识与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网络媒体的深入发展与有效普及,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方式深度欣赏影视作品,这也对当下电视纪录片的制作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央视纪录片《功夫少林》把电影化思维植入其中,这种有益的尝试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关键词】《功夫少林》;电视纪录片;电影化思维
中图分类号: J9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7)32-0027-002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human society, every maj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leads to the change of human thinking. As the media continues to evolve and change with more and mor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lements, with the ever-changing technology of video recording, audiences aesthetic awareness and aesthetic requirements are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 With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and effective popularization of online media, people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and more ways to deeply enjoy movie and TV works. This also poses a more severe test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current television documentary. CCTV documentary Kung Fu Shaolin cinematic thinking into which this useful attempt has a certain demonstration.
【Key words】“Kung Fu Shaolin”; Television documentary; Cinematic thinking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一次科技的重大变革都极大程度地改变着人类的思维。随着媒介形态的不断升级变革,科技元素的不断注入,拍摄器材的不断更新,观众对影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网络媒体的深入发展与广泛普及,人们有更多的机会通过更广泛的形式欣赏高水平影视作品,这就极大程度推动了受众试听思维的不断提升,这也对当下电视纪录片的制作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在此背景下,为了获得更高的收视率,更好地满足受众的收视体验,央视纪录片《功夫少林》锐意创新,把电影化思维植入影片制作?^程中,从而获得了较大的成功。有鉴于此,笔者拟从人物选择和塑造、叙事方式和电影化镜头的运用等方面就《功夫少林》中的电影化思维进行粗浅的探索。
1 《功夫少林》的人物选择与塑造的电影化
1.1 电影化思维下的主人公选择
对拍摄人物的选择是一部纪录片成功的关键。通常来说,纪录片所选择的拍摄对象往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拥有一段?r殊的经历、具备某种独特的能力、体现不同寻常的行为或者是置身于一个奇特的环境。这种拍摄对象的独特性能够很好的引起观众的观赏兴趣,同时引发观众对于拍摄对象为代表的一部分社会群体的关注和思考。[1]
《功夫少林》前期调研阶段耗时6个月,占了影片总耗时将近一半的时间。在这一阶段,剧组最主要的任务是对人物进行调研,并筛选角色。通过人物访谈、调查来挑选角色是《功夫少林》人物选择的主要方式,在形成的人物调查报告中不仅涉及人物姓名背景等基本信息,还包括人物气质、表现力、性格标签等标准,同时,在挑选角色时,《功夫少林》十分注重所挑选角色身上故事的戏剧性,这些都是挑选一名电影角色的标准。据总撰稿人严枝俏介绍,片中出现的每一位武林高手都经过了编导们的精心选择,先后出场的30多位民间功夫高手是由主创团队花费4个月时间、耗费大量心血从无数位民间拳师和少林武僧中选拔出来的。
1.2 饱满的人物形象塑造
与传统纪实性纪录片不同,《功夫少林》中采取了一系列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情绪,而这一方法也是电影化思维的表现之一。
对人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