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言二拍中男变装之性别与文化意义
. PAGE 26.第六屆南區五校中國文學系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三言二拍中男女變裝之性別與文化意義. PAGE 25.
. PAGE 1.
三言二拍中男女變裝之性別與文化意義
南華大學 文學研究所
蔡祝青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中國婦女不論是在歷史洪流或是文學作品中,一直在男性霸權文化之規範與逼迫下,扮演著屈從與次等的角色,絕大多數的女性一以未有受教育的機會,故不得智能之發展,進而掌握文字與知識為自己發言;二以未得經濟自主權,故而需依附在以男性為合法繼承人之宗法制度之下,一生在從父、從夫、從子的過程中日漸凋零而無法擁有自主之生命,這其中更隱含著色衰愛弛、不能生子等七出 《唐律疏義》言:「七出者,依令一無子、二淫佚、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盜竊、六妒忌、七惡疾。
《唐律疏義》言:「七出者,依令一無子、二淫佚、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盜竊、六妒忌、七惡疾。」是目前所見最早收入七出條文的法典。詳見《唐律疏義》卷十四,總頁89
古代婦女之困難處境與從屬地位自不待言,而在中國嚴密的宗法制度社會下,男女之分際與身分地位之認同是極為清楚的,簡言之可化約為「宰制-受制」模式,故一般觀念裡男子得以身為男兒自豪,女子則多以身為女兒自卑,這是一種天生的不平等,男女性別的孑然分立與隨之而來的不同社會規範在儒家禮教千年來的教導與浸染下,早生根成一種文化的深層結構而難以撼動,更已內化成中國人不管是男人或是女人的集體文化基因與道德規範準則。宗教用以安頓生命,其經典中的祝願祈求可說最接近黎民百姓的深層願望了,在唐朝的《藥師經》 本經為唐朝三藏法師玄奘奉詔所譯。詳見《藥師經旁解》,頁15中藥師佛行菩薩道所發出的十二大願,對於來世的期盼除了「智慧無邊」、「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外,第八大願為「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捨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證得無上菩提。」對於女人來說,今生今世的「百惡之所逼惱」,
本經為唐朝三藏法師玄奘奉詔所譯。詳見《藥師經旁解》,頁15
雖說如此,現實人生的諸多險惡,有時也會有藉由喬裝打扮而改變性別、身分者,其裝扮變身的目的為何?不同的性別裝扮又引發出什麼樣的結果?如果說男女變裝是一套文化符號的改變,人們認同的實際上是一套顛撲不破的符號系統網,在本文中即「男尊女卑」、「男主女從」的權力結構關係,而不管文化符號背後真正的性別事實與人之為人的內在價值與能力?本文擬以文學文本明代馮夢龍所編纂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與凌濛初所著「二拍」(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作為觀察的出發點,希望藉由男女變裝的文化解碼,來剖析解讀「男尊女卑」、「男主女從」這一套運作千年的符號系統。
第二節 研究方法
本文擬以女性主義的「性別政治」(Sexual Politics)觀點做為全文的切入點,並輔以符號學理論對於男女變裝提出論述與辯證。
《性別政治》是卡特?米列(Kate Millett)的博士論文,於1969年出版,此書的出現確立了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地位。米列的主要觀點為「性即政治」,男女關係一如政治當中結構性的權力關係,是一種「宰制-受制」、「統治-從屬」的關係。米列進一步定義性政治為:「統治的性別嘗試將其對從屬性別之權力維持及伸展的過程。」 此譯文引用陳潔詩譯《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頁23在中國,宗法制度就是建構「父權制度」的依據,其確立「男尊女卑」、「男主女從」的性別政治,更藉由不斷社會化、性別角色刻板化的過程,使男/女不僅服膺接受
此譯文引用陳潔詩譯《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頁23
而服飾,是一種非語言的文本,它可說是符號學中的「二度體系」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初始符號體系,其次,舉凡可被語言解釋的體系,稱為「二度體系」,如文學、藝術、宗教等,都是二度體系。詳參趙毅衡《文學符號學》,頁80,它建立在可被語言解釋的基礎上。服飾,更聯繫著該文化的釋意方式與價值規範的體系,如「喪服」中的「五服」 「五服」為斬衰、齊衰、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初始符號體系,其次,舉凡可被語言解釋的體系,稱為「二度體系」,如文學、藝術、宗教等,都是二度體系。詳參趙毅衡《文學符號學》,頁80
「五服」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
那麼男扮女裝、女扮男裝在一個古代中國「男尊女卑」的社會裡又分別呈現出什麼樣的文化意涵呢?男人何以放棄相對於女性較高的地位與身分,屈就扮女?女人又在什麼樣的刺激或情況下必須謹慎扮男?本文將對三言二拍中的男女變裝相關篇章做一深入的比對觀察,期能建構出男女變裝背後之性別與文化意義!
第二章 變裝的符號意義
中國早在周朝就形成了宗法制度,並從而確立了上下階級與內外之分,而如此鮮明的階級意識更是藉由典章制度來彰顯其內容,上自國土分封 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