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维度下环境伦理及其价值观创新.docVIP

科学发展观维度下环境伦理及其价值观创新.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发展观维度下环境伦理及其价值观创新

科学发展观维度下环境伦理及其价值观创新   摘要:现代环境伦理理念作为一种新的伦理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与“坚持以人为本#65380;全面#65380;协调#65380;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65380;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价值和目标上存在着一致性#65377;要立足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和特殊国情,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整合环境伦理的各个流派,实现环境伦理的观念和理论创新,突出其应用性和实践性,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环境理论支撑#6537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伦理;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6)10-0122-03      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也是一种新的环境伦理观和社会价值观#65377;环境伦理作为研究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应用伦理,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65377;因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是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环境伦理研究的主要范畴,更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65377;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涉及社会#65380;经济#65380;文化的系统工程,是政府各部门和经济#65380;社会各层面都需要去做的事情#65377;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民缺乏环境价值观念和生态整体意识而导致的,因此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创新面向新世纪#65380;适应中国国情和实际的环境伦理理论,培育国民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念,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65380;环境保护意识和节约资源的责任感,指导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已成为一个关涉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时代课题#65377;      一#65380; 现代环境伦理思想的演进      现代环境伦理是诞生于西方的一门新兴应用伦理学科,其思想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65377;环境伦理以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以及受人与自然关系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为研究对象#65377;目的是通过对人类与自然环境伦理关系的重新认识,通过对自然价值的正确理解,改变人类旧有的以增强对自然界的征服掠夺为手段,以扩大自然资源消耗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新伦理关系,以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保证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65377;   现代环境伦理理念是伴随人类对不同时期的有关发展的理论的提出和实践而不断深化和发展的,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65380;由浅入深的过程#65377;正是长期的把发展简单的等同于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使得人类只注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恒的内在价值,自然成了人随意索取的客体,使人类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重新定位的理论探讨#65377;1923年,法国思想家施韦兹在其《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伦理观:尊重生命#65380;保护生命#65377;这标志着环境伦理思想的开端#65377;1933年,美国思想家莱奥波尔德在《大地伦理学》中,提出必须重新确定人在自然中的位置,把人类当作大自然中平等的成员,应将人类伦理学的范围覆盖到包括土地#65380;水#65380;植物和动物在内的大地,主张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际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并且要改变以经济价值为判断尺度的传统伦理价值尺度,建立起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新的价值尺度,“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的和谐#65380;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鸦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65377;这是人与自然关系在理论中的重大进展#65377;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将人类正当行为的概念扩大到包括对自然界的关心,尊重所有生命和自然界#65377;70年代,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进一步发展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伦理#65377;他在《环境伦理》一书中系统地“论证了将生态规律转换为道德义务的必要性,论证了环境伦理的合理性,并科学地阐述了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的权利等问题”,建构了关于环境伦理的基本理论框架#65377;   环境伦理在其后短短的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诸多流派和观点#65377;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人类中心主义学说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学说#65377;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才是价值的主体,自然界是没有价值的,自然界的价值应以人类的需要为前提#65377;如培根主张:通过获得知识达到对自然的统治;笛卡尔:“人是自然界的主人和所有者”;诺顿认为: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时应有长远的考虑,虽然自然也有内在价值,但应服从于人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