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刑事司法体系中的被害人
被害人的愿望 *复仇; *恢复、降低被害后果(物质、身体、精神) →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实现愿望的途径 *犯罪人的定罪、量刑或处理 *刑事赔偿、民事赔偿 *被害补偿 *被害援助 帮助被害人实现愿望的角色 *国家 *社会 →司法制度中的被害人 →被害援助 第八讲 刑事司法制度中的被害人 一、刑事司法制度中的被害人的定义 (一)刑事司法制度的定义 狭义:司法机关和司法性组织处理刑事犯罪的制度总称。 广义:司法机关和司法性组织处理刑事犯罪和违法行为的制度总称。 (二)刑事司法制度中的被害人 违法行为的被害人和刑事被害人 第八讲 刑事司法制度中的被害人 二、刑事司法制度中的被害人的特征 (一)以刑事违法性为前提 (二)包括直接被害人和其近亲属 (三)被害人与刑事裁判结果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第八讲 刑事司法制度中的被害人 一、被害人在刑事司法制度中的地位和权利 (一)应有地位和权利 愿望→实现途径 1、公正审判:尽快 (1)能够亲自参与、目睹刑事诉讼程序,充分表达自身感受和意见 (2)被害人个人之力无力追究犯罪,刑事司法机关应更多承担责任。 (3)享有充分参与诉讼程序的权利 被害人在刑事司法制度中应有的地位和权利 2、司法机关能人性化地对待被害人 3、被害赔偿 4、被害补偿 (二)被害人在刑事司法制度中的地位 1、职权主义诉讼中被害人的地位 (1)不具有刑事诉讼当事人地位 (2)具有民事当事人地位 (3)具有当事人地位 (二)被害人在刑事司法制度中的地位 2、当事人主义诉讼中被害人的地位 (1)不具有当事人地位 (2)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3)具有当事人地位 (二)被害人在刑事司法制度中的地位 3、混合主义诉讼中被害人的地位 地位较低,不是公诉案件的当事人 (二)被害人在刑事司法制度中的地位 4、西方国家被害人在司法制度中的地位的总体特点 *四种角色: (1)当事人地位 (2)特殊的诉讼参与人 (3)证人 (4)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前三种模式:公诉案件 第4种模式:(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 (二)被害人在刑事司法制度中的地位 4、西方国家被害人在司法制度中的地位的总体特点 *是否为当事人:控告权、起诉权以及上诉权 *上诉权:独立的上诉权、申请抗诉权; 绝大部分国家没有赋予被害人独立的上诉权; 俄罗斯、奥地利、芬兰,葡萄牙、西班牙:独立的上诉权; (二)被害人在刑事司法制度中的地位 4、西方国家被害人在司法制度中的地位的总体特点 *职权主义诉讼偏当事人色彩: *当事人主义诉讼偏证人色彩: *特殊的诉讼参与人:未明确是当事人,但享有不同于证人的权利法国 *不热衷被害人地位的定位问题,而是极为关注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护权利保护 *地位不高,权利保护也是近几年的事情:以国家为本位的诉讼价值观 法国 (1)获得律师帮助权 (2)明确规定对被害人的告知义务。侦查机关应告知被害人有要求赔偿的权利,有要求保护被害人协会帮助的权利;有义务每6个月向被害人通报一次案件的进展情况。 (3)加强被害人保护协会的作用。被害人可以向保护被害人协会申请帮助,检察院也可以要求保护被害人协会提供帮助。保护被害人协会有成为刑事附带民事当事人的权利。 权利保护 美国《犯罪被害人和证人保护法》:在重大犯罪案件中,对被告人的逮捕、起诉以及在审判过程中被释放等,都必须告知被害人及其有关亲属。 澳大利亚 1. 征求被害人意见制度。 2. 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制度。 (二)被害人在刑事司法制度中的地位 5、我国 (1)法律规定:“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法律赋予了被害人当事人的地位 与案件事实和诉讼结果有切身利害关系,处于控告或被控告地位,享有较大诉讼权利的诉讼参与人 我国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 《刑事诉讼法》第180条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我国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 第182条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二)被害人在刑事司法制度中的地位 5、我国 (2)准当事人 1)自诉案件、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有上诉权 2)公诉案件:申请抗诉权 *上诉权是判断一个诉讼参与人是否当事人的主要标准之一 四、我国被害人的刑事司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期中考前动员班会 课件.pptx VIP
- 05 专题五:二次函数与面积关系式、面积最值问题(铅锤法);中考复习二次函数压轴题题型分类突破练习.docx VIP
- xfer records serum血清合成器中文说明书.pdf VIP
- 审美鉴赏与创造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南昌大学.docx VIP
- JB∕T 7947-2017 气焊设备 焊接、切割及相关工艺用炬.docx VIP
- 响应曲面法(RSM).pptx VIP
- 上海普通公路设施养护维修预算定额上海普通公路设施养护维修.PDF
- 高频精选:保险行业面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试验设计与分析教学课件-响应曲面法.pptx VIP
- 村委换届选举实施方案4篇.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