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功电路与电子线路基础(电路部分)电子教案第1讲.pptVIP

王志功电路与电子线路基础(电路部分)电子教案第1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志功电路与电子线路基础(电路部分)电子教案第1讲

欧姆定律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在开发发电机和电动机的过程中,人们遇到了下列难题: 奥斯特-安培定律能确定的只是多大电流能产生多大作用力,但是需用多大电位差来产生这些电流呢? 法拉第定律指出,磁场变化可产生电动势。然而,早期的实验是采用短路螺线管做的,检测到的是感应电流。人们不知道这些感应电流是由多大感应电动势产生的。 人们迫切需要知道电位差与电流之间的关系,电气工程需要电路理论的支持。 佐默林的通信装置的缺陷 利用水的电解,观察电解时气泡的发生来检验电流存在与否的方法显然是不理想的。因为电解与气泡发生均是慢过程,有延迟效应。当信号微弱时,观察气泡提取信息不怎么可靠,用今天的术语,这种通信系统速度慢、效率低、误码率高。 三极管的发明 1906年美国的德福雷斯特(1873-1961,在二极管中又加入一个称为栅极的电极形成了三极管。他发现,控制该电极电压可以控制三极管电流,从而可以控制负载上的电压。下图是德福雷斯特和他发明的三极管。 电路学面临的问题和任务 问题:确定电路中的电压、电流。 利用KCL和KVL两个定律,再加上每个元(器)件的外特性,就可以确定几乎所有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路的分析计算有了依据。 任务:设计特定功能的电路。 电路工程涉及到电路的描述和表达;电路抽象和模型化;电路的层次描述;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电路的验证;以及电路的制造与测试。 1.4 电路与电子线路的关联 电路:是电气回路,所谓电气,主要是指大量具有气体特征、可视为集体运动的电子和/或离,具有宏观的含义。 电子线路:更多地表现出电子的相对独立的性质。比如:在电子管中体现在电子自阴极的发射、受栅极的控制和到板极的收集;具有微观的意义。 * 摩尔定律(Moore’s Law) 1965年 The number of components per IC doubles every 18 months. (集成电路上的元件数每18个月翻一番,或者说每3年翻两番) * Intel的CPU验证摩尔定律 * Intel 4004 Micro-Processor by 1971 the 4004 the first 4-bit microprocessor was in production. The 4004 was a 3 chip set with a 2kbit ROM chip, a 320bit RAM chip and the 4bit processor each housed in a 16 pin DIP package. The 4004 processor required roughly 2,300 transistors to implement, used a silicon gate PMOS process with 10μm linewidths, had a 108KHz clock speed and a die size of 13.5mm2. * 1974 - Intel 8080 The 8080 was used in the Altair computer. The 8080 was manufactured in a silicon gate NMOS process with 6μm linewidths, 1 polysilicon layer and 1 metal layer, the 8080 had 6,000 transistors, a 2MHz clock speed and a 20.0mm2 die size * 1978 - Intel 8086/8088 The 8088 was selected by IBM for the IBM PC, the biggest semiconductor design win ever. The 8088/8086 were manufactured in a silicon gate NMOS process with 3μm line-widths, 1 polysilicon layer and 1 metal layer, the 8088/8086 had 29,000 transistors, a 5 to 10MHz clock speed and a 28.6mm2 die size. Both processors were identical 16 bit designs with the 8086 having a 16 bit bus and the 8088 having an 8 bit bus. * Intel Pentium (II) * Intel公司2000年推出

文档评论(0)

celkhn03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