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累计曲线图——即累计频数或频率分布图 统计图 累计曲线图的绘制: 分类: 向上累计频数(频率)分布图 向下累计频数(频率)分布图 绘制方法: 以分组变量为横轴,以累计频数(频率)为纵轴 向上情形:在直角坐标系上将各组组距的上限与其相应的累计频数(频率)构成坐标点,依次用折线(或光滑曲线)相连。 向下情形:……下限…… 向上累计 向下累计 电子元件耐用时数分组上限 频数 累计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电子元件耐用时数分组下限 频数 累计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900 5 5 10 10 800 5 50 10 100 1000 1 6 2 12 900 1 45 2 90 1100 8 14 16 28 1000 8 44 16 88 1200 11 25 22 50 1100 11 36 22 72 1300 11 36 22 72 1200 11 25 22 50 1400 7 43 14 86 1300 7 14 14 28 1500 4 47 8 94 1400 4 7 8 14 1600 2 49 4 98 1500 2 3 4 6 1700 1 50 2 100 1600 1 1 2 2 合计 50 - 100 - 合计 50 - 100 - 50个电子元件耐用时数累计表 累计频数 累计频率 向上累计 向下累计 累计频数(频率)分布示意图 累计曲线图——即累计频数或频率分布图 统计图 累计曲线图的绘制: 向上累计分布曲线呈上升状,向下累计分布曲线呈下降状 组的次数(频率)越少,曲线显得越平缓;反之,越陡峭 累计曲线图——即累计频数或频率分布图 统计图 洛伦茨曲线 概念: 将累计频数(频率)分布应用社会财富、土地和工资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研究 绘制方法: 将分配对象(土地、收入等)和接受分配者(人口)的数量化成结构相对数并进行向上累计; 纵轴和横轴均为百分比尺度,纵轴向下而上,用以测定分配的对象;横轴由左向右用以测定接受分配者; 根据计算所得的分配对象和接受分配者的累计百分数,在图中标出相应的点,连接各点并使之平滑,所得曲线即所要求的洛伦茨曲线。 0 20 40 60 80 100 20 60 80 40 100 绝对平等线 实际收入分配曲线 绝对不平等线 A B 收入(%) 人口(%) 基尼系数=A/(A+B) 洛伦茨曲线 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的平等与否。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等;反之,越不平等。 雷达图 统计图 雷达图的绘制: 用于显示多个单位数量特征的图形,其原理是:把圆n等分,得到n个辐射状的半径。n个辐射状的半径分别作为n个单位某一变量的坐标轴,从圆心到圆周的距离表示变量值的大小。将n个单位同一变量的观测值标在相应的坐标轴上,就形成了一个n边形的雷达图。 例:调查10个地区,其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下表所示,试绘制雷达图。 地区 1 2 3 4 5 3.4 5.2 4.2 6.3 5.7 地区 6 7 8 9 10 5.3 7.5 7.3 5.6 3.6 单位:‰ * * * * * 变量数列 品质数列 也称为次数分布,是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所有单位按某个标志进行归类排列。 频数分布 分 类 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 各组的单位数次数或频数 构成要素 异距数列 等距数列 组距数列 单值数列 频数分布的基本概念 通过频数分布形成分布数列,以形成一系列反映总体各组之间单位分布状况的数列。 分布数列 频率: 频率= 即各组频数(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总和之比,反映了各组频数的大小对总体所起的作用的相对强度 (fi表示第组的频数) 频率的性质: 任何频率都是界于0~1之间的一个分数,即: 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即: 频率、频数密度与频率密度 频率密度=频率/组距 解决异距分组中,由于各组次数的多少受到组距不同的影响问题而提出的指标 计算公式: 频数密度与频率密度: 频数密度=频数/组距 各组频率密度与各组组距的乘积之和等于1 各组频数密度与各组组距的乘积之和等于总体单位数 累计次数(频率) 从变量值低的组开始,将各组次数(频率)逐次向变量值高的组累计,说明某一组上限以下各组的累计次数(频率)。 向 上 累 计 向 下 累 计 从变量值高的组开始,将各组次数(频率)逐次向变量值低的组累计,说明某一组下限以上各组的累计次数(频率)。 累计频数与累计频率 频数表 (用SPSS制作) 有效数据 频数 频率 有效频率 累计频率 约2/3的人身高不超过165cm 销售额(百万元) 商店数 频率(﹪) 累计次数 累计频率(﹪) 5以下 5~10 10~15 15~20 20~25 25以上 4 10 16 13 4 3 8 20 32 26 8 6 合计 50 1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