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框架结构.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房屋框架结构

目录(一)(30学时)教材及参考资料第1章 多层框架结构(16学时)§1.1 多层框架结构的组成与布置(2学时)§1.2 框架结构内力与侧移计算的近似计算方法(4学时) 1.2.1 概述与计算简图 1.2.2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分层法 1.2.3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反弯点法和D值法 1.2.4 框架结构侧移计算及限值§1.3 多层框架内力组合(2学时)§1.4 无抗震设防要求时框架结构构件设计(2学时)§1.5 框架结构构件抗震设计(6学时) 1.5.1 框架结构的延性 1.5.2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1.5.3 框架梁的抗震设计 1.5.4 框架柱的抗震设计 1.5.5 框架节点的抗震设计§1.6 多层框架结构基础(自学)§1.7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示例(自学)第2章 高层建筑结构(14学时) 具体章节见下页目录(二)第2章 高层建筑结构(14学时)§2.1 高层建筑的定义和发展(1学时)§2.2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与布置一般原则 (1学时)§2.3 高层建筑结构上的作用,受力特点及相关要求 (1学时)§2.4 剪力墙结构(6学时) 2.4.1 单榀剪力墙分配的剪力 2.4.2 剪力墙的受力特点与分类 2.4.3 整截面剪力墙及整体小开口剪力墙内力与位移计算 2.4.4 双肢剪力墙内力与位移计算 2.4.5 壁式框架剪力墙内力与位移计算 2.4.6 剪力墙截面设计及构造要求§2.5 框架-剪力墙(4学时) 2.5.1 框架-剪力墙组成及受力特点 2.5.2 框架-剪力墙的计算 2.5.3 框架-剪力墙的结构布置、截面设计及构造要求§2.6 筒体结构(1学时)参考资料混凝土结构(中册、第三版)-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 东南大学等编,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7混凝土结构(下册) 天津大学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6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李国强、李杰、苏小卒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返回第1章 多层框架结构§1.1 多层框架结构的组成与布置1.1.1 多层框架结构的组成框架结构由梁、柱和节点(梁柱节点和支座)组成。框架梁宜拉通对直,柱宜纵横对齐,上下对中,轴线宜在同一平面内。但功能和建筑造型需要做成抽梁、抽柱、外挑、内收、斜梁等形式。(如图1.1)框架结构是高次超静定结构。一般不考虑填充墙抗侧作用。(但注意刚性填充填)框架结构按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全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结构型式。框架结构按承重结构不同,可分为全框架和内框架两种。 1.1.2 多层框架结构布置.柱网布置原则:既要满足生产工艺和建筑平面布置的要求,又要使结构受力合理,施工方便 1)生产工艺的要求 工业厂房设计的主要依据。厂房常采用内廊式和跨度组合式两种(如图1.2),柱距常采用6m,跨度常采用6m, 7.5m, 9m, 12m等。12m~30m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 2)建筑平面布置的要求(功能、梁跨) 民用建筑功能不同,柱网尺寸难以统一,常采用300mm进级。 柱距:3.3-6.0m;跨度:6-12m。 柱网布置应与建筑分隔墙相协调。(医院如图1.3、旅馆如图1.4)3)结构受力合理 应使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分布均匀合理,梁、柱材料强度均能充分利用(如图1.5,1.6)。 应使结构受力明确、传力简捷。布置时纵横框架应尽量对齐通(如图1.7) 纵向柱列的布置,一般取建筑开间,当开间较小时,可考虑柱网为多个开间(如图1.8) 4)施工方便 应尽量统一柱网和层高,重复使用标准层,尽量减少构件类型、规格。 二、承重框架布置 一般情况下,柱在两个方向均应有梁拉结,实际为空间结构体系;常将其分为纵横两个方向的平面框架(建筑物长向为纵向,短向为横向);水平力由各自方向框架承受;竖向力根据传力途径,一般在受力较大的竖向荷载方向设承重梁,另一方向设连系梁。 根据楼盖的布置方式及竖向荷载传递途径,承重框架的布置有以下三种(如图1.9) : 横向框架承重 纵向框架承重 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 三、变形缝布置非地震区建筑物变形缝有伸缩缝和沉降缝,在地震区还需设置防震缝;设置原则:力争不设,尽量少设,必要时一定要设,并应作到一缝多用;在非地震区的沉降缝可兼作伸缩缝,仅设防震缝时,基础可不分开,但在基础处应加强连接构造 。伸缩缝(又称温度缝)作用是消除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土的收缩对结构造成的危害。与结构长度相关,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如表1.1所示。表1.1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结构类别室内或土中露天排架结构装配式10070框架结构装配式7550现浇式5535剪力墙结构装配式6540现浇式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