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豆腐凝固剂研究进展
豆腐凝固剂研究进展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摘 要:本论文主要综述了制作豆腐所用的酸类凝固剂、盐类凝固剂、酶类凝固剂、复合类凝固剂以及豆清发酵液的凝固机理及其对豆制品的影响,并对豆清发酵液在豆腐制作中的应用做了展望。
关键词:豆腐;凝固剂;豆清液
中图分类号:TS21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213
绪论
国内豆制品的加工方法很多,产品类型往往由制浆和点浆工艺所决定。而休闲豆干加工中的点浆方法常常由凝固剂的种类决定。目前常用的凝固剂有盐类凝固剂、酸类凝固剂、复合类凝固剂、豆清发酵液及多糖类凝固剂。
1 盐类凝固剂
到目前为止,使用的盐凝固剂主要有镁盐和钙盐2大类,起主要作用的成分是CaCL2、MgCL2、CaSO4、MgSO4和醋酸钙。南豆腐经常使用的凝固剂是钙盐,它的主要形式为CaSO4?1/2H2O,这也是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凝固剂;我国大部分地区以及日本普遍使用的凝固剂是镁盐,它的主要形式为MgCL2和硫酸镁,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凝固剂。
1.1 盐类凝固机理
盐类凝固剂的凝固原理主要有如下几种。盐析理论,即盐中带负电荷的氨基酸残基与阳离子结合,导致静电斥力下降,从而形成凝胶[2],但是这种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蛋白质凝固和蛋白质沉淀的区别;离子桥学说认为大豆蛋白质中含有很多-COOH,豆浆凝固时, Ca2+、Mg2+等2价阳离子与蛋白分子结合,形成蛋白质凝胶,但事实上,在pH4~9时,随着pH降低,大豆蛋白质对Ca2+的亲和性下降,故此种理论的正确性有待考核;杨主琪等人研究发现的豆腐凝固过程中豆乳的pH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因为植酸盐和柠檬酸盐与其发生络合反应,基于此,认为盐与酸的凝固机理是相同的,但?s不能解释酸盐凝固剂生产的豆腐在质构上的差别。综上可以看出,3种理论各有自己的合理性和缺陷性。
1.2 盐类凝固剂对豆腐品质的影响
利用盐凝固剂做成的豆腐具有鲜美的风味,但持水性差,不能长时间存放。钙盐制作的豆腐持水性好,产品光滑,产率高,但有一定的杂质残留且有苦涩味,缺少了豆干的香味。研究表明:长期食用含石膏的食品可能引发胆结石,而且不纯的石膏容易带来工业杂质,长期的食用时,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2 酸类凝固剂
酸类凝固剂主要有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使用比较多的是葡萄糖酸内酯。
2.1 酸类凝固机理
在豆浆中加入酸类凝固剂,会使溶液pH下降,蛋白质分子利用-H和-SO2及疏水基团相互作用,将多肽链连接起来获得氢离子。比较典型的就是葡萄糖酸δ内酯( GDL)。在高温( 90℃左右) 和碱性条件下,GDL能分解为葡萄糖酸,使豆浆的pH 下降,带负电荷的基团减少,静电斥力减弱,从而导致蛋白质分子相互靠近,有利于其凝结。
2.2 酸类凝固剂对豆制品品质的影响
内酯豆腐(俗称日本豆腐)品质和持水性好,弹性大,质地滑润爽口,但口味平淡,偏软,不适合煎炒,并带酸味。
3 复合凝固剂
由于单一凝固剂存在不足,因而研究了复合凝固剂。包埋有机酸豆腐凝固剂(英国发现的)就属于复合凝固剂。在向热豆浆中加入这种凝固剂后,蛋白质和一些有机酸可以发生凝固作用。日本把固态脂肪涂覆于硫酸颗粒的表面,也生产了一种差不多的凝固剂。根据理论和实践的结果,这种复合凝固剂在企业的生产和对豆腐包装等方面比较适用。
3.1 复合凝固机理
陈复生等研究者认为凝胶的形成是先形成可溶性的凝聚,然后继续加热,使可溶性凝聚相互结合形成大量的聚集体,最后形成凝胶。也有学者认为先是大豆卵蛋白受热变性,使其分子链展开,基团显示出来,分子链在基团和电荷作用下彼此聚集,当其空间位置稳定后,分子链彼此连接,最后形成凝胶。
3.2 复合凝固剂对豆制品品质的影响
研究表明,石膏和葡萄糖酸内酯比例为2:1时,制作出的豆腐在各方面均好于用单一凝固剂制出的豆腐。
4 豆清发酵液
豆清发酵液,又称黄浆水,是指利用点浆工艺中的废水(蛋白质变性沉淀时析出的上清液或者是豆腐被压榨时产生的水)作为原料,经过自然发酵而形成的醋酸菌、有机酸、乳酸菌混合液,因其呈淡黄色,故也称黄浆水。它的主要成分是乳酸、醋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和乳酸菌、醋酸菌等有益微生物,可见其营养物质十分的丰富,但是我国大部分工厂将黄浆水直接排放,不仅没有充分利用黄浆水的营养价值,而且因为直接排放黄浆水造成了环境污染,即不利于清洁生产又提高了生产豆腐的成本。
4.1 豆清发酵液凝固机理
主要包括酸凝和酶凝2种,酸凝认为黄浆水凝固大豆蛋白的机理与酸类凝固剂凝固机理相同,而酸则是由其中的产酸菌发酵黄浆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