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程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哲学史下第五讲 二程兄弟之程颐 程颐:身世与学说 二程对张载的批评(续) 理气之分 性即理、性与气、才 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一、程颐:身世与学说 一、程颐:宋史所载《颜子所好何学论》 一、程颐:《颜子所好何学论》中被删的 “性其情” “性其情”乃王辅嗣语,而伊洛用之。亦曰:以性之理节其情,而不一之于流动之域耳。以意逆志,而不以词害焉,似亦无甚害也。(朱熹《文集》《答胡季随》)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王弼注:不为乾元,何能通物之始?不性其情,何能久行其正?是故始而亨者,必乾元也;利而正者,必性情也。(周易·乾·文言) 一、程颐:二程兄弟的共同宗旨 [明道]先生为学,自十五六时,闻汝南周茂叔论道,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未知其要,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知尽性至命必本于孝弟,穷神知化由通于礼乐。辨异端似是之非,开百代未明之惑,秦汉而下,未有臻斯理也。谓孟子没而圣学不传,以兴起斯文为已任。其言曰:道之不明,异端害之也。昔之害近而易知,今之害深而难辨。昔之惑人也乘其迷暗,今之入人也因其髙明。自谓之穷神知化,而不足以开物成务,言为无不周徧,实则外于伦理;穷神极微,而不可以入尧舜之道。天下之学非浅陋固滞则必入于此。(程颐《明道先生行状》) 二、二程对张载的批评:道器、理气 (续上一讲 程颢) 横渠教人,本只是謂世學膠固,故説一箇清虚一大,只圖得人稍損得沒去就道理來。然而人又更别處走。今日且只道敬。(《遗书》卷二上) 程颢: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若如或者以清虚一大為天道,則乃以器言,而非道也。(《遗书》) 程颢:氣外無神,神外無氣。或者謂:清者神。則濁者非神乎?(《遗书》) 二程:立清虚一大为万物之源,恐未安,须兼清浊虚实乃可言神。道体物不遗,不应有方所。(《遗书》) 二、二程对张载的批评——3. 道器、理气 (程颐书信批评张载) 程颐:熙宁二年(1069)《答横渠先生书》:观吾叔之见,至正而谨严。如“虚无即气则虚无”之语,深探远赜,岂后世学者所尝虑及也?(小注:然此语未能无过。)余所论,以大概气象言之,则有苦心极力之象,无宽裕温厚之气。非明睿所照,而考索至此,故意屡偏而言多窒,小出入时有之。(小注:明所照者,如目所睹,纤微尽识之矣。考索至者,如揣料于物,约见髣髴(也作仿佛)尔,能无差乎?)更愿完养思虑,涵泳义理,他日自当条畅。何日得拜见,当以来书为据,句句而论,字字而议,庶几精微。牵勉病躯,不能周悉。 二、二程对张载的批评——3. 道器、理气 (物散则气尽→生生之理自然不息) 程颐:凡物之散,其气遂尽,无复归本原之理。天地间如洪炉,虽生物销铄亦尽。况既散之气,岂有复在?天地造化又焉用此既散之气?其造化者,自是生气。……此是气之终始。开阖便是易。“一阖一辟谓之变。”(《遗书》) 程颐:近取诸身,百理皆具。屈伸往来之义只于鼻息之间见之。屈申往来只是理。不必将既屈之气复为方伸之气。生生之理自然不息。如复言七日来复,其间元不断续。阳已复生,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终。(《遗书》) 二、二程对张载的批评——3. 道器、理气 (物散则气尽→生生之理自然不息) 程颐:若谓既返之气复将为方伸之气,必资于此,则殊与天地之化不相似。天地之化自然生生不穷,更何复资于既毙之形、既返之气以为造化?近取诸身,其开阖往来,见之鼻息。然不必须假吸复入以为呼。气则自然生,人气之生,生于真元。天之气,亦自然生生不穷,至如海水,因阳盛而涸,及阴盛而生,亦不是将已涸之气却生。水自然能生,往来屈伸只是理也。盛则便有衰,昼则便有夜,往则便有来,天地中如洪炉,何物不销铄了?(《遗书》) 二、二程对张载的批评——3. 道器、理气 (无太虚→ 惟理为实) 朱熹:横渠辟释氏轮回之说。然其说聚散屈伸处,其弊却是大轮回,盖释氏是个个各自轮回,横渠是一发和了,依旧一大轮回。(《朱子语类》) 或谓许大太虚。先生谓:此语便不是,这里论甚大与小?(《遗书》卷三,伊川) 又语及太虚,曰:“亦无太虚。”遂指虚曰:“皆是理,安得谓之虚?天下无实于理者。”(《遗书》卷三,伊川) 或謂:惟太

文档评论(0)

勤劳的小厮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