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示范高中验收校长汇报材料(最后定稿).doc
PAGE
PAGE 16
继承传统 凝练理念
构建特色 精育人才
积极创建陕西省示范高中
——迎接陕西省示范高中验收校长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象山中学全体师生向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校评估指导工作表示热忱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我汇报的题目是《继承传统、凝练理念、构建特色、精育人才,积极创建陕西省示范高中》。
象山中学创建于1927年,至今走过了八十三年的光辉历程,三迁校址,八易其名,培养毕业生四万余名,两万余名学生升入高等院校。陕教基【2006】34号文件颁发以来,我们把创建陕西省示范高中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良好机遇,在渭南市教育局、韩城市委、市政府、韩城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对照示范高中标准,加强硬软件建设,突出内涵发展,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经过自查,我们认为基本符合示范高中标准。现向大家做以汇报:
继承传统,光大精神
1927年,韩城知名人士王捷三、张勉哉、杨一鹤抱着培养革命人才的坚强决心,自筹经费,在艰难困苦中兴办学校。
1930年,著名爱国将领吉鸿昌回韩追宗认祖,为学校捐赠一千大洋,购《万有文库》一套,2000余册,现珍藏在学校图书馆。
樊厚甫,三任校长,学识渊博、进步开明,学生为其捐建厚甫亭。林伯渠抗战路经韩城时,仰其学识,赞其为人,为老先生赠枣红马一匹。
段跻同,将学校由龙门书院搬迁现址,创办高中,延聘名师,使学校有了长足发展,学校为其建设跻同亭。
解放前的二十二年时间, 学校曾是韩城地下党活动中心。1947年至1948年,学校更名为陕甘宁边区韩城中学,成为培养革命人才的摇篮。300多名学生奔赴延安和西北解放战场,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
党俊鸿,解放后担任校长书记长达26年,培养出高考状元和一大批栋梁人才,三百余名学生为其捐建塑像,并赠送“龙门师表”牌匾。
建校至今,涌现出原陕西省委副书记董继昌、原浙江军区司令员杨士杰、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王友三、原陕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焦浪亭、西北大学著名教授史启祯、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副总指挥梁建国、著名作家王增新等一大批知名校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校校友三十余人担任陕西省厅局级干部和大学校长。
2007年学校八十周年校庆时,6000余名校友和各界人士云集学校,参加了隆重的校庆典礼,总结提炼出“爱国为民,卓越俱进”的学校精神,高度概括了一代代象中人崇高的人生追求和敢于超越的价值取向。
凝炼理念,科学规划
2000年以来,对办学理念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全新的理念体系。
在反复研读党和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精神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高中教育必须坚持“一二三四五六”。 “一”就是坚持一个方向,即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办学的根本方向。“二”就是贯彻落实“两全”,完成“两大任务”,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成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人才,为社会输送合格建设人才两大任务。这是基础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三”就是坚持“三个面向”和“三大特性”,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教育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这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点。“四”就是坚持“四有”标准,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新时期的育人目标。“五”就是坚持“五育”并重,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六”就是坚持“六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存、学会健体、学会审美”。这是新课程的育人目标。
我们认为新的教育观应该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办人民满意教育。”新的人才观应该是:“基本素养+个性特长=人才”。应该坚持的学生观是:“⑴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独特的人生经验、有丰富的情感、有做人的尊严、有主观能动性。⑵学生是有个性、有差异的人。学校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⑶学生的发展是家庭、社会、学校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尤其是学生自身内部矛盾转化的结果。⑷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⑸学生是正在成长成熟的人。”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确定的办学理念是:“为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既关注学生,又关注教师;既关注发展,又关注幸福;既关注当下,又关注长远。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们确定了“爱国情怀、文明素养、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个性特长、健康体魄”的培养目标,“文明勤奋,博学创新”的校训,“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办学目标,“人字从这里写起”的校铭,“和谐、进取、求实、超越”的校风,“敬业、严谨、奉献、创新”的教风,“踏实、勤学、致用、争先”的学风,《前进,象中》的校歌。
为了保证这些理念的落实,2000年以来,制定了两个五年规划,提出了创建陕西省重点高中和示范高中的目标。逐年制定工作要点,完善各项措施,不断推动学校良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