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的讲话稿-精选版.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旗下的讲话稿-精选版.doc

从我做起,争做“新三好” 讲话人:蒋小燕 时间:2017.9.4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从我做起,争做“新三好”》。   我们美丽的双河小学是培育我们快乐成长的摇篮,是雏鹰展翅的天空。我们的同学是新时代的好少年,是新世纪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现在,我们学校掀起了一股争做“新三好“学生的热潮,在冉冉升起的国旗下,我们倡议:从我做起,人人争做”新三好“。   过去,“三好”学生是指在德、智、体三个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学生。随着时代的进步,“三好”又有了新的内容。现在,“新三好”学生是: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也许,“新三好”学生在普通学生眼里看似高不可攀,其实,只要你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新三好“学生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简单的事做起。常言道: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留意,我们校园里的果皮纸屑明显减少,因为有些同学早已投入到争做”新三好“的队伍中去了。   首先,在家做个好孩子。   好孩子孝敬长辈、理解父母、感恩父母 ,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好孩子不攀比、不乱花钱,勤俭节约。   好孩子生活自理,独立完成作业,按时休息。   父母最希望的就是我们在校做个好学生。   好学生有良好的习惯:准时上学、认真听讲、不懂就问,学习有目标、有兴趣。   好学生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尊敬老师、讲文明、懂礼貌,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热爱劳动。   我们正在成长,正在逐渐融入社会中,所以,我们要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好公民要讲文明、讲礼貌,尊老爱幼,乐于助人,乘车时主动让座,遵守交通规则。   好公民要遵纪守法,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不乱涂乱画,不践踏草坪,不摘花朵。   同学们,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断向着 “新三好”的目标迈进!   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让我们一起成长!做一名“新三好”学生。 遨游书海求真知 讲话人:蒋小燕 时间:2017.9.11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遨游书海求真知》。 同学们,你们听过《喝墨水》的故事吗?陈毅爷爷小时候由于读书太入神了,竟然拿馅饼蘸墨汁吃,而且还吃得津津有味,直到妈妈进屋发现他满嘴都是墨汁而大声惊叫起来,他才察觉到。陈毅爷爷读书是多么痴迷啊!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暑假里,你们读了几本课外书呢? 人要维持自己的生命,必须按时补充生命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人要保持精神世界的富足,也需要时时处处为精神补充各种营养。精神营养来自哪儿?如何补充精神营养 ?其实,精神营养来源于浩如烟海的书世界,吸取精神营养的渠道就是孜孜不倦地阅读。 我国自古有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感人故事。这些读书故事表现了古人对读书的渴望和对知识的向往。我国著名文学大师鲁迅,郭沫若,茅盾和老舍先生,以及刚去世不久的巴金爷爷,都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能达到如此境界,与他们在学生时代大量阅读各种文学名著是分不开的。 同学们,你们正处在读书,求知的黄金阶段.你们知道应该选择哪些书来读,利用哪种方式读书最科学吗 首先,要精读课堂上的书,尤其是语文课本,仔细品味文章中的妙词佳句,认真揣摩文章蕴含的道理,感同身受文章表达的感情.其次,要泛读课外书.从文学类到科技类,从中国名著到外国名著,从汉语文章到英语文章……只要有书的地方,就要有你们的身影。 英国文学家培根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同学们,新学期的大门已经开启,你们制定好本学期的读书计划了吗? 赶快行动起来吧! 学会感恩 讲话人:蒋小燕 时间:2017.9.18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学会感恩》。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古人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自古就有“施恩不图报”的美德,但也有“知恩不报非君子”的古训。有“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的名句,更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和“吃水不忘打井人”的处世信条。每个人不仅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该报之以发自内心的感激,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付出和爱心,才使得我们的世界如此温馨和美丽。 “感恩”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坚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不懂得感恩,即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又是缺乏人文关怀、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反映. “感恩”也是一种回报。母亲为生育我们忍受剧痛,但是创造生命仅仅是一个开始,要把这小小的生命培养成人、成才还需要经历更多的艰辛。而更伟大的是,母亲从不要求回报。但是,我们必须知恩感恩,“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 “感恩”还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美德。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