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谱谍—— 门阀士族制度与谱学 50余种,1300卷。 (2)地方志——常璩《华阳国志》等 百余种。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3)史料汇编——陈寿《魏名臣奏事》,《陈吉礼》,《晋宋齐梁律》等。 (4)书目——西晋荀勖《晋中经新薄》甲、乙、丙、丁部。 东晋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甲、乙、丙、丁部。 刘宋谢灵运《四部目录》 (谢安 侄:谢玄 孙:谢灵运 侄女: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 ) 谢朓,萧齐诗人,与谢灵运并称 :大、小谢) 王俭《七志》 阮孝绪《七录》 (5)史注——(含前述) 刘孝标《世说新语注》 郦道元《水经注》 (6)史评——萧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7)史考——谯周《古史考》(专纠《史记》之误) 3、官审私修南、北史(180卷) 李延寿,字遐龄,其父李大师,曾三入史馆, 修隋书、晋书及五代史志。先著《南史》 后著《北史》史,总计16年成。 《南史》 合宋、齐、梁、陈书而成。 《北史》 合魏、齐、梁、周、隋书而成。 特点: Ⅰ、文笔简练,前后一贯(具通史性质) Ⅱ、史料有增加 Ⅲ、可订正校勘八史 Ⅳ、删削有过当 * * * 第三章 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魏晋南北朝隋至唐中叶 时期的史学 序: 一、何以出现高潮 1、社会历史的因素:统治阶级的重视、割据的形势、 修史制度的变化、士族“尚文史”的风气、 士人思想的活跃、造纸术的发展。 2、史学自身的因素:史汉的推动、班荀二体的影响。 3、历史家的努力 二、高潮的标志 1、史学独立分科、史部独立 甲、乙、丙、丁 经、史、子、集 2、史家灿若繁星 3、史书层出不穷 200部与1200部 第一节 从专职史官的设置到史馆的确立 教 学 要 点 1、专职史官与以往史官的区别 2、史馆制度从萌芽到确立的过程及利弊 一、专职史官的设置 1、史官职能的逐渐演变:巫史不分 记人事 为主,兼记天文、星历 专职史官 2、曹魏时期始设著作郎 3、史官制度的后来发展 二、史馆制度的确立 1、史馆制度的萌芽:东汉 北齐 2、唐太宗时期确立了史馆制度:贞观三年(629) 3、史馆制度的后来发展 三 、中国古代史官、史馆制度的作用分析 1、集合众长,竹帛长存 2、政府控制,弊端多见 考核要求: 1、识记:著作郎、史馆、国史与前期史 2、分析:中国古代史官、史馆制度的利弊 第二节 日益繁盛的魏晋南北朝 时期的史学 教 学 要 点 1、历史著述的主要成就 2、历史家的主要史学思想 一、史著迅增、不断创新 1、纪传体断代史层出不穷 2、编年体断代史不离左右 3、它类史书争奇斗艳 二、历史家、史评家群星灿烂(略) (1)陈寿著《三国志》 十六家与一家 陈寿生平(蜀汉建兴十一年——晋惠帝元康七年) (公元223——公元297),字承祚, 31岁由蜀入魏,33岁入晋,42岁为著作 郎,48岁著《三国志》 《三国志》 体例、内容与评价 Ⅰ、别具一格,分三国为三书;(65卷) Ⅱ、简要简洁,谨严传神是良著; Ⅲ、论有见地,褒贬得当看“评曰”; Ⅳ、无志无表,简而至净留遗憾。 (2)裴松之与《三国志注》——宋文帝:“此为不朽也。” Ⅰ、史注的形成与发展 东汉:服虔,应邵为《汉书》作注 西晋:杜预《春秋左氏传集解》 东晋:蔡谟《汉书集解》 (裴注之后:《史记》三家注、《汉书》颜师古集注 《后汉书》李贤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