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州市红古区农用地分等评价和分析
兰州市红古区农用地分等评价和分析
摘要:通过对土地自然质量、土地利用水平、土地经济水平逐级订正,综合评定了兰州市红古区的农用地等别。结果表明:(1)全区有24.69%的耕地为自然质量一般的5等地,15、17等自然质量高的耕地占56.84%;(2)农用地利用等共分为6个利用等别,4等地占参评耕地总面积的24.69%,而13、14等较高,占56.67%;(3)农用地的等别划分为4个,其中,2等地所占比例为24.69%,6等地所占比例最大,为56.67%。
关键词:农用地分等;综合评价;红古区
中图分类号:F 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00(2014)04-0043-04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1]。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发展,人地矛盾将长期存在且日益尖锐[2]。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严格保护耕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责和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3-5]。研究报道:“发达国家管理保护土地资源,已经跨过了数量管护、质量管护两个阶段,正向生态环境管护的更高层次发展,而我国的耕地数量管护还处在初级阶段。”[6]因此,开展农用地分等工作,全面掌握和科学量化农用地质量状况,是制定各项土地管理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实现土地管理由数量管理为主向数量、质量、生态管护相协调管理转变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7-11],也是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和效率的基础性工程[12-18]。
1 研究区概况
红古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南部,地处湟水河、大通河谷地。东邻西固区,南接永靖县,西濒青海省民和县,北靠永登县。区内地形简单,北部为黄土山梁、台地区,南部和西部为河谷川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 580~2 462 m。地理位置E 102°49′39″~103°22′11″,N 36°07′59″~36°28′13″。区政府驻地海石湾镇地处兰州和西宁两大省会城市的中间,是连接甘青的交通要冲和咽喉。全区总面积529.92 km2,辖1乡、3镇、3个街道办事处,18个社区,37个行政村,2004年总人口13.6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4.95万人,城镇人口8.73万人。
2 研究方法
红古区农用地分等工作依据全省统一制定的标准耕作制度,以指定作物的光温(气候)生产潜力为基础,通过对土地自然质量、利用水平、经济水平逐级订正,综合评定农用地等别。最终形成了全区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利用等和等别3个序列。分等间距采用100分1等,等别数值越大,农用地质量越高。
2.1 自然质量分值的确定
利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将土壤图、坡度图、水利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迭加分析,将各分等因素值赋入相应位置的分等单元属性表中。将此属性表转为Excel表,利用公式计算功能,根据春小麦-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规则表确定的因素分值及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各分等单元指定作物的自然质量分。计算模型为:
CLij为分等单元指定作物的农用地自然质量分;WK为分等因素的权重;F为第I个分等单元内第J种指定作物第K个分等因素的质量分;i为分等单元编号;j为指定作物编号;k为分等因素编号;m为分等因素的数目;fijk为第i个分等单元内第j种指定作物第k个分等因素的指标分值,取值为0~100。
2.2 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的计算
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是按照标准耕作制度所确定的各指定作物,在农用地自然质量条件下,所能获得的按产量比系数折算的基准作物产量指数。第j种指定作物的自然质量等指数由公式计算:
2.3 耕地利用等指数的计算
耕地利用等指数是按照标准耕作制度所确定的各指定作物,在农用地自然质量条件和农用地所在土地利用分区的平均利用条件下,所能获得的按产量比系数折算的基准作物产量指数。
2.4 耕地等指数的计算
耕地等指数是由农用地利用等指数经过土地经济系数修正得来,指定作物农用地等指数计算公式为:
3 结果与分析
3.1 自然质量等别分析
在红古区农用地自然质量等面积中,有24.69%的分等单元为自然质量一般的5等地,全区各乡镇均有分布,其中,花庄镇的面积较大,占全区5等地的45.90%;土地利用类型为旱地和宜耕地,属于无灌溉条件的地区(表1)。15、17等地自然质量最高的好地占56.84%,主要分布在除矿区街道办及窑街街道以外的全区其余各乡镇,其中,花庄镇的面积最大,占全区15、17等地的33.45%;土地利用类型为水浇地和菜地,属灌溉条件充分满足的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水热资源丰富,适种性广,高产稳产。
3.2 利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素质农民培训行政第一课.pptx
- 第二单元写作“劳动光荣”: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五年级(上)期中模拟语文试卷.docx VIP
- 大气湍流信道中的激光束传输到达角起伏计算及实验 the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 of angle-of-arrival fluctuation of laser beam transmission in the channel of atmospheric turbulence.pdf VIP
- 集合单元测试(职高).doc VIP
- 长钢轨存放作业指导书.doc VIP
- 【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空白默写版).pdf VIP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融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最新版】.pptx
- 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法(新).docx VIP
- 【人教版化学】必修1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空白默写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