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校本纲要.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节日》校本纲要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 《中国传统节日》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节日》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授课教师:王兰 授课对象:初一学生 开发教师:王兰 所在学校:北戴河三中 课程的性质和指导思想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属校本课程中学生必修类课程之一。 2.指导思想: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传承了中国上下5000 年的历史,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藏。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有着许多精彩的文化内容,它包括饮食文化、民间艺术文化、诗词文化、戏曲文化、娱乐文化等,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增强民间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重要意义。这些内容,在国家课程很少涉及,所以现在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是非常少的,为了让学生更多更早地了解其精华,我校依据自身的办学特色,与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的校本课程开发,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有益补充,从而完善了学校的课程结构。本课程通过教师介绍、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学习来解决疑惑。学生通过搜集信息、考察来感知中国传统节日。 三、课程目标 1.通过学习与实践,增进社会与文化参与,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陶冶学生爱家、爱乡、爱国的民族文化情操,尊重并学习不同地域的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与实践,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发展,提升日常生活的品质,培养文化生活的兴趣与理想和爱国主义精神。   3.通过学习与实践,激发学生自主的探索和研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 第一课 元宵节 第二课 春龙节 第三课 社日节 第四课 打春 第五课 上已节 第六课 寒食节 第七课 清明节 第八课 端午节 第九课 夏至 第十课 乞巧节 第十一课 中秋节 第十二课 中元节 第十三课 重阳节 第十四课 寒衣节 第十五课 下元节 第十六课 腊日 第十七课 祭灶节 第十八课 冬至 第十九课 小年 第二十课 除夕 第二十一课 春节 第二十二课 检测考察 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 (一)学习方式 课上学习与学生搜集整理材料,组织活动相结合。即基础知识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开班会、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方式: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基础知识传授、多媒体配合、小组讨论等。 (三)课程实施建议 1、实践性原则: 课程实施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多采用情趣性的实践活动方法如讨论、辩论、设计、自主搜集与整理信息、调查等等。 2、创造性原则: 激励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大胆探究、大胆实践。 3、渐进性原则: 课程内容的项目可逐渐增加,确保课程实施的质量。 五、学习评价方式 (一)学习评价的指导思想: 通过学习评价,使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定向创新的兴趣。 (二)学习评价的方式: 1、学习评价指标(一、学时学分):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即上课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参与练习情况、团结协作情况;出勤率低于60%无学分,超过90%可记满分,此指标占总分的20%。 2、学习评价指标(二、课业学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随时收集能够反应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占总分的40%。 3、学习评价指标(三、成绩学分):教师综合评定,给与相应等第。即课业结业成绩占40%。 上述评价等第均为:A(80)\B(70)\C(60)\D(60以下)四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