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革就是革除已过时的旧制度
改革就是革除已经过时的旧制度、旧文化和旧思想,创造富有旺盛生机的新制度、新文化和新思想,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 * 历史选修Ⅰ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江阴市要塞中学 华志强 考试说明 选考内容: 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试卷结构: 以选考内容为命题范围 有一题,约12分 古代史上的改革 作 用 性 质 内 容 背 景 梭伦改革 内忧: 矛盾尖锐 ,政局动荡 外患:萨拉米斯岛事件 人物: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经济: 颁布解负令等法令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政治: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改革国家机构(公民大会 建立“四百人会议” 陪审法庭) 奴 隶 主 阶 级 改 革 积极: 打破世袭特权,确保公民权力;有利雅典的振兴富强;奠定城邦民主政治基础 消极: 下层民众没有充分参政权;氏族残余存续 知识结构 “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的占据优势。 ……我制定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梭伦 1、“保护两方”哪两方? 2、体现了什么原则?目的是什么? 奴隶主贵族和平民 折中、公平;缓和雅典社会的阶级矛盾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加以概括提炼并逐条列出商鞅变法的措施。 实行什伍连坐制;奖励军功;重农抑商; 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实行县制;废除井田制; 统一度量衡。 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 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而有强国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食货志》 2、材料二、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 3、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一句原话,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变法使得秦国富强起来 作 用 性 质 内 容 背 景 商鞅变法 经济: 政治、军事: 思想、文化: 风俗: 新兴 地主 阶级 封建化 改革 积极: 经济上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军事上提高战斗力;为秦国富强和统一全国奠基 消极: 轻罪重罚;加重人民痛苦;未与旧风俗彻底地划清界限 社会总形势: 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 秦国: 条件和机遇 人物: 特点: 领导者是新兴地主阶级;内容全面且彻底;封建化改革;影响深远 作 用 性 质 内 容 背 景 北魏孝文帝改革 可能性:统一北方;开始参照汉族政权统治方式;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必要性:矛盾尖锐(阶级、民族)政局动荡 人物: 前期 主持:冯太后 重点:建新制 制俸禄制整顿吏治;行均田制;设三长制;行新租调制 后期 主持:孝文帝 重点:汉化 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教育(崇儒、复礼、汉制) 经济: 有利于北方经济复苏和繁荣 政治: 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民族关系: 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 国家: 为隋唐国家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改革 材料一 南谓北为“索虏”(南朝史学家沈约对北朝的篾称),北称南为“岛夷” (北朝史学家魏收对南朝的攻讦)。 ——(唐)刘知己《史通》 材料一反映出了南北朝时期何种问题。 (阶级、民族)矛盾尖锐 材料二: 萧琛(南朝使臣)叹曰:“天下衣冠尽在此间(洛阳)”。 ——(北魏)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 联系所学知识,谈谈萧琛大发感慨的原因。 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社会进步 缓和矛盾、挽救危机、维护统治 (2)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改弦更张、移风易俗、解放思想 (3)民族危机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2月党支部“三会一课”会议记录模板(详版).docx VIP
- ISO 9001(DIS)-202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含附录使用指南-中文版-雷泽佳译-2025年9月10日).pdf VIP
- 番茄收获机的设计.doc VIP
- 2025小红书电商双11-大健康保健品行业运营指南.pptx VIP
- 培智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生活语文第6课《勤劳的双手》4课时教案.doc VIP
- 我爱你中国F调正谱伴奏艺术歌曲.pdf VIP
-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2025)高中生物学必修1(含音频+视频).ppt VIP
- 抗病毒治疗(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5版)课件).pptx VIP
-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docx VIP
- 2025年管理百年南昌大学章节答案和期末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