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杂剧赵氏孤儿和电影版差异性浅析
杂剧赵氏孤儿和电影版差异性浅析
【摘 要】元杂剧《赵氏孤儿》在2011年由陈凯歌执导拍成电影。电影版的《赵氏孤儿》与原剧本具有很大的差异,在情节和人物塑造方面作了很大改动,尤其是在结局上的变动引人深思。
【关键词】《赵氏孤儿》;杂剧;电影;形象;差异;结局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3-0139-02
《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这一故事最早出于《左传》,随后《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也有详述。这一故事后由元代杂剧作家纪君祥改编,沿袭了《史记》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线索,变动了若干情节,并赋予了强烈的复仇思想,塑造了一批舍生取义的人物形象,谱写了一部壮阔激烈、正气浩然的历史大悲歌。
2011年,陈凯歌将这一故事搬上银屏。电影版的《赵氏孤儿》与杂剧的版本有很大的差异,从故事情节到人物性格塑造都作了很大的变动。
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程婴的形象塑造
在杂剧中,程婴是最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程婴为报赵门知遇之恩,出手救了赵氏孤儿。随着情节的发展,屠岸贾为了找出赵氏孤儿而扬言要杀掉全国半岁以下、一月以上的婴孩时,为了藏好赵孤,并且救下全国的无辜婴孩,程婴决定将自己的孩子主动献出以充当赵孤,并与公孙杵臼合谋,佯装告密于屠岸贾,杖打公孙杵臼,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被剁成三段。而后忍受着丧子之痛以及卖友求荣的骂名,独自抚养赵氏孤儿长大,进而报赵氏之仇。这可以说是比死更为痛苦的生,为了赵孤,他不能像公孙杵臼那样一死而成忠义之大名,忍着丧子之痛与骂名向屠岸贾献媚而得一时苟安,忍常人所不能忍。程婴是贯穿整部剧本的悲剧人物,他是一位义士,他在渺小中体现出伟大,在卑微中彰显着崇高。
而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程婴这一形象有着很大的变动。首先他和赵氏一门并没有知遇之恩,他只是市井中的一个普通人而已,会一点医术,平凡度日。他来到赵府只是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赵氏遭遇灭门之灾时,并不是出于主动而救下赵孤,只是在庄姬夫人所托之下作出了一个偶然的选择。他把赵孤带回住所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只是一个中介人,他只想尽快把赵孤交给公孙杵臼。至于“舍子救孤”更是没有,有的只是于阴差阳错之中,赵孤被官兵抱走,而他的儿子代替赵孤惨遭杀戮,更不是他的自由选择。他被事态的发展推动着,不得已地一步步向前走。在儿子、妻子死后,他独自带着赵孤回到住所,在这种情况下,他甚至有点怨恨给他带来厄运的赵孤。
在剧本中,庄姬、韩厥、公孙杵臼以及程婴的牺牲全都是自由意志的自由选择,他们为了追求一种正义的信仰,甘愿作出包括肉体与精神在内的双重牺牲,他们满怀着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信念而悲壮地向死亡挺进。所以,他们的牺牲没有显得过于悲观、哀怨,更无所谓绝望,激荡于他们胸中的只有一股正义、壮烈之气。
在电影中,前半部分程婴的选择和行为是被情节推动而不得已一步步向前走的;而在电影的后半部分,“杀心式”的复仇,一步步计划的制定,让复仇变成了主动行为。在影片中出现得最频繁的一句话是:“我要把他(赵孤)好好养大,把他带到屠岸贾面前,告诉他这孩子是谁,我是谁。”表现的不再是剧本中的英勇赴死,而是另一种在复仇中的求生意向。
(二)屠岸贾的形象塑造
在电影对剧本的改编中,屠岸贾这个形象的改变是比较大的。元杂剧《赵氏孤儿》剧本中的屠岸贾是一个残害忠良、十恶不赦,欲除赵氏孤儿而后快的阴谋家,手段极其残忍。
而电影对这个人物进行了很大的改动,人物变得更加饱满,也更加人性化,而不是一味地残忍。晋国国君射箭而栽赃给屠岸贾,他只能忍气吞声。而赵氏也不像剧本中所刻画的那样是一国忠良,他虽然功勋卓著但是也过于盛气凌人,很难让人给予很大的同情心。屠岸贾在长期的如此生活中渴望着无尽的权力。国君的挑衅、赵家的羞辱与排挤,导致屠岸贾出于自身的嫉妒和报复心而做出了屠杀赵家的选择。在与程勃的朝夕相处中,屠岸贾更多了一些世俗人情,比起程婴他更像一位父亲,感情更为纯粹。而他在最后的搏斗中也处处留情……
电影所展现的已不是纯粹的报仇,它的情感是复杂的。屠岸贾在不知道程勃的真实身份时是真心对待程勃的,而在程勃为屠岸贾取药时,屠岸贾知道了程勃的真实身份,却仍然放过了他。当屠岸贾以不可能的方式死于程勃的剑下,给观众的感受已经不再是剧本的大快人心,而是纠结无奈,包含着对屠岸贾的同情、惋惜的复杂情感。
二、结局的差异
元杂剧《赵氏孤儿》的结局是屠岸贾被凌迟处死,其全家被剿灭,而“赵孤也改了名望,袭父祖拜卿相;忠义士各褒奖,是军官还执掌,是穷民与收养;已死丧给封葬,现生存受爵赏”。[1]可谓是正义得申,大仇得报,大快人心。
很多人认为元杂剧《赵氏孤儿》沿袭了中国传统戏剧的大团圆式结尾,在一定程度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