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编 广播电艺术理论考点梳理
第二编 广播电视艺术考点梳理
第一论
一,答题注意事项
1.复习阶段建议
适当抽时间看看重要的节目(电视节目、电视剧、电视艺术片等,结合教材中给出的经典案例,有针对性地看看。)
活学活用知识,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抓大放小,抓重点,抓热点。
如果有时间,适当看看《中国电视》、《当代电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现代传播》、《当代电影》有关电视节目、电视剧研究方面的文章。浏览即可。
不要死记提纲(还原到书本中)。
适用于艺术硕士广播电视专业的所有方向和广播电视文艺、广播电视艺术美学方向的考生。
2.答题。
对于名词解释,以记忆基本概念为主。
简答题,抓住要点,可以加入自己的描述。
论述题,善于从点到面,从现象、原因到本质,注意逻辑性。(其它技巧具体详讲)
第二论 基本史实和概念
当代广播电视文艺
第一章.当代中国广播文艺发展的历史轨迹 (记住框架)
解放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国统区——上海广播电台、南京政府电台
1.建国十七年——被集体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激情点燃的广播文艺,是最艰苦的创业阶段。
1)广播文艺的地位由边缘靠拢中心,文艺节目的比重逐渐上升。
标志性作品: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歌唱祖国、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秧歌剧兄妹开荒,刘二起家;小说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奠定了当代中国广播文艺的基本框架:采录丰厚的节目资源;开辟和完善广播文艺的节目形态。组建专业广播文艺播演团体。
文艺节目占了新中国广播的50%以上,包括歌乐、戏曲、广播剧等,同时组建了专业的广播文工团、民乐团、说唱团,并日趋专业化,开始了资料库的建立(1955年起)。
标志性作品:雷锋之歌、红旗谱。
2.文革十年——被政治极权话语灌注的文艺广播 八亿人民八出戏(革命样板戏)八首歌曲三部录音剪辑。
1)在文艺创作上“以阶级斗争为纲”,割裂了文艺与社会的真实联系,违背了艺术规律;
2)在评价艺术的价值体系中,政治标准是首要的、必须标准的错误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审美心理的健康发展;
3.新时期(1978-1986)——回归艺术本体属性的广播文艺
1979年,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邓小平提出了繁荣文艺事业的二为方针: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立体声广播;
小说、评书、广播剧连播(夜幕下的哈尔滨 王刚;杨家将 单田芳;三国演义;高山下的花环等)
板块格局的广播文艺
4.转型期:平等交流
直播、双向交流、伴随
5.发展期:商业化
标志:广告收入迅速上升,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节目收入
继珠江台之后,上海东方台、北京音乐/交通台成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音乐之声
第二章,当代中国广播剧的发展历程
广播剧的特点:听觉的、家庭的、随意的。
1 .初期阶段:直播时期(1949-1952)
内容特点:
注重作品的社会价值,紧密反映现实,激发人民的革命热情、爱国热情
艺术形式特点:
定位介于广播剧与舞台剧之间;戏剧技巧较为突出。
2.成熟阶段(1952-1966年)
题材内容:歌颂新时代,歌颂新人新貌,歌颂革命斗争中的英雄人物。
艺术特性:充分发挥广播的传播特点。
广播事业的发展:1)1954年2月,成立中央广播剧团;
2)1959年,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复校,广播剧走向大学讲坛。
3.繁荣兴旺阶段(1976— ):广播剧发展的黄金时期。
广播剧在数量上增多,在质量上提高:
多侧面、深刻反应现实生活。
2)传统形式的广播剧日趋完美 如《二泉映月》。现实主义手法、戏剧结构、传统的音乐音响运用形式。
3)风格上多姿多彩:史诗风格、朴实风格和小戏风格。
4)新样式广播剧在探索中佳作迭现,趋向散文结构、心理结构、纪实报道风格、贴近生活。
5)广播连续剧迅速发展。
6)古典题材广播剧早数量和艺术质量上由显著提高:用现代新艺术形式表现古代故事。比如红楼梦、窦娥冤、桃花扇。
7)立体声广播剧的出现与发展:《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我国第一部立体声广播剧。
本章知识小点总结:
1.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郊区亚历山大大宫开播,这一天被认为是世界电视的诞生日。
2.《白衣战士》——中国第一部电影录音剪辑节目
3.广播的三大任务:新闻、社会教育、娱乐
4.新闻广播与文艺广播的区别:
1)新闻时效性强、求“真”;
2)文艺时效性弱(永久性的)求“美”。
5.1924年10月,世界上第一部广播剧诞生
6.我国第一部广播剧:苏祖圭编写的《恐怖的回忆》(1933年)
7.1947年8月1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部广播剧《红军回来了》
8.新中国第一部广播剧:1950年2月7日,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一万块甲板》
第三章 当代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艺术实践
电视文艺——
电视文艺是以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以电视独特的声画造型为表现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