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促进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
(本文是在2009。11.21日北京中国天然气市场论坛上的发言稿)
理顺市场和价格机制,促进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
华 贲
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
引言:中国快速发展天然气是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的需要[1]
气候变化是当代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加速了气候变化和地球表面升温人为的过程。科学家预测,当前地球生态的警戒线是控制大气中CO2浓度不超过450ppm,以把1850年以来的地表温升控制在2℃以内;一旦超过2℃的“非线性气候引爆点”,就会朝着6~7度的严酷升温发展,全球变暖将无法控制;导致物种甚至人类毁灭。此外,气候变化导致的风暴、热浪、洪水、冰灾等灾害也正在加剧。然而近年来CO2的排放仍呈加速的趋势。2008年,全球CO2的总排放量已达300亿吨/年,大气CO2浓度已达400ppm。人类迫切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国际协议来划分责任,落实避免灾难的规划和进程。
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在1990年基准上,2008~2012年的5年间减排5.2%。2002年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之后,在2007年制订的《巴厘行动计划》是气候科学的关键一年。开始了“双轨谈判”;坚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坚持“共同带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且提出了“巴厘岛路线图”,指出了减排的具体途径的7项措施和具体目标[2]。措施大体可分为两类。前三项属第一类,旨在减少能源消耗的总量:1)、提高终端利用能效,2)、提高电网效率(“智能电网”),3)、加速以天然气替代煤;后4项旨在增加零排放的清洁能源的比率:4)、发展可再生能源,5)、发展核能,6)、工业用能产生的CO2的扑集和封存(CCS),7)、发电用能的CCS。巴厘岛目标是在全世界2005年排放270亿teCO2/a的基础上,到2030年减排到230亿teCO2/a,(否则将增加到420亿teCO2/a!)
2009年12月将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会议是一次更加重要的人类共同行动。目标是发达国家以1990年为基准年(总排放量约为 215亿t/a),到2020年减排40%,;以使全球CO2排放浓度将在2020年左右达到峰值(450ppm),以后逐步降低;底线是控制温升不超过2℃。
相应于这些强制减排目标的措施,就是人类能源利用的大转型。2030年世界人口将从目前的67亿增加到83亿人;基于巴厘岛路线图提出的230亿teCO2/a(人均2.8吨)的排放控制目标和能耗与二氧化碳排放关系数据,可以估算出2030年当世界总量约为240亿吨标煤[3](人均2.9tec/p.a)时,一次能源构成大致应为:非化石能源占40%,石油和天然气30%,煤30%,但是煤的一半须采用CCS利用[ ]。二而2002年分别是:10%、65%和25%.
按照计生委和发改委能源所的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约14.7亿,(占世界18%);GDP约150万亿人民币[6]。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如果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能够争取到的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约限在50亿吨/年(占世界21.7%)左右,(人均3.4吨)。按照可持续地完成工业化的需要,届时中国的总能耗将控制在42亿tec/a,(人均2.9 tec/p.a)。按照不同一次能源排放CO2的数据和中国能源资源、自产能力,以及合理的进口规模和比率估算,相应于50亿吨/年CO2排放的中国能耗构成应是:非化石能源27%,石油16%,天然气17%,煤40%(其中近一半约12 亿t/a采用CCS利用);详见下表。照此估算,2010-2030年期间,中国的能耗弹性系数为0.36。
表1 碳排放控制的中国2030-2050年能耗及构成的估计
项目时间 2020 % 2030 % 2050 %
煤 (亿t/a / 亿tec/a) 26.2 / 18.4 51 24/16.8 40 20.2/14.4 32
石油 (亿t/a / 亿tec/a) 5.0 / 7.2 20 4.7/ 6.7 16 4.4 /6.3 14
天然气 40 / 5.0 14 56 /7.1 17 56 /7.2 16
(100bcm/a /亿tec/a)
其它(亿tec/a) 5.4 15 11.4 27 18.0 38
(水电、核、再生)
总计(亿tec/a ) 36 100 42 100 45 100
文章[1]详细论述了中国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其中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