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中的失范行为.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中的失范行为

一、学校失范行为的类型研究 (一)失范行为的类型学解释   1、失范的生物学解释   19世纪,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导致了体质变态说的出现。意大利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Cesare Lombroso)是这一解释的创始人。他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得的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这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   2、失范的心理学解释   心理学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心理缺陷说,另一种是挫折——侵犯说。一些心理学家力图把越轨、犯罪解释为心理缺陷的结果,认为正常人知道限制他们的越轨冲动,而心理缺陷者不知道限制他们的越轨冲动。而心理缺陷主要是因童年的社会化失调所造成。另一些心理学家则强调挫折——侵犯说,认为越轨者是一种由挫折产生的针对他人和社会的侵犯形式。而挫折的程度是与需要强度或者受阻的程度为基础的,进而推断,侵犯的强度是与挫折的强度有关的。   3、失范的社会学解释   社会学把重点放在导致越轨行为产生的社会环境上。社会学的解释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研究取向:   (1)结构模式,主要从社会结构和文化的角度去探讨。另一种是过程模式,    (2)过程模式主要从越轨的过程进行分析,以标签论为代表。美国社会学家贝克(H.Belker)是这一理论的代表,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这种理论主要运用互动理论探讨了越轨-犯罪的过程,而非它的原因,强调了违法、犯罪是社会创造的,而非本体所赋予或自然发生的。其要点为:第一,失范是一种政治现象,权力常常是决定谁去贴失范者这个标签,以及谁被贴这个标签的关键因素;第二,必须改造的是社会关系,而不是失范者;第三,认为失范与控制失范是同一社会现象的两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这种理论因此特别强调了犯罪的过程,分解了从初级越轨者到次级越轨者的变化过程。 (二)学校失范行为的类型   我们可以把学校失范行为划分为:目的取向型失范行为、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情感型失范行为、传统型失范行为这四类理想类型。 失范行为类型 行为目的 行为特征 行为举例 适用理论 目的型失范行为 谋取个体或群体的功利性利益 理性行为 财产型违法、犯罪,如盗窃、抢劫、诈骗等 差异交往论亚文化理论经济犯罪论 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 反对学校主导目标、价值观, 理性行为 逃学、不诚实行为教师某些非正常行为 亚文化理论控制缺乏说标签论 情感型失范行为 满足生理、心理、情感上的需求 非理性行为 未成年学生杀人体罚等 心理学解释 传统型失范行为 遵循传统习俗、维护传统秩序 非理性行为 学生讲哥们义气教师非正常行为等 失范理论 控制缺乏说 表4-2-1学校失范行为的特征及其失范理论比较   1、目的型失范行为,是指行为失范者采用违背教育规范的手段谋取个体或群体的功利性利益的失范行为。   2、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是指行为失范者的价值观念与教育主导观念相背离,力图诋毁、或改变教育主导观念而违背教育规范所造成的失范行为。   3、情感型失范行为,主要指为了满足生理、心理或情感上的需要而作出的失范行为。尽管有时失范行为者是经过理性选择的,但这种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体生理、心理和情感上的需要,所以实际上是一种非理性行为。   4、传统型失范行为,指行为失范者没有主观上的失范构想,仅仅是因遵循传统习俗而违背教育规范所造成的失范行为 二、学生失范行为的诸表现   当前社会学生的失范行为表现多样,从分类角度看,可以分为:越轨行为、违法行为两大类。当前学生的失范行为尤其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校园暴力触目惊心 (二)青少年色情犯罪严重 (三)青少年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越轨犯罪比例最高 (四)青少年已经成为毒品威胁的高危人群 三、学生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1、社会规范失控。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导向的模糊和新的伦理道德建设的相对疲软,造成整个社会的道德失范。   2、文化的商品化。文化市场的社会管理控制系统失调,导致反主流文化的泛滥、失控。社会上武侠小说,色情、暴力影片、不良文化传播物品等禁而不止,在社会上泛滥、毒害青少年。   3、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引起社会解组力量的扩大:即原有社会控制力削弱,疏远的人际关系取代亲密的人际关系,社会规范及道德出现迷失状态。   4、人口流动问题。一旦遇到突如其来的大量人口流动,社会控制显得苍白无力,这使反社会行为更为猖獗。   5、价值观多元化。社会变迁必然带来人生观、婚姻观、性观念、金钱财产观等一系列价值观的巨大变化。价值观变化的显著特征是较之物质形态的变化更复杂更多元,对失范行为的产生更具深刻影响。 (二)学校教育的失误   1、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在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的指导下,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学校又不能因材施教,导致大量学生个性压抑和屡遭挫败,使他们不能适应学校环境,甚至形成与学校教育的对立,变成所谓的双差生。   2、个别教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