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及意外事 件应对.pptVIP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室生物安全及意外事 件应对

* * 加拿大华裔女研究员向亚洲携带病原体遭通缉 加拿大广播公司2013年4月3日报道:加拿大食品检验局女华裔研究员余伟玲(音译)因伙同同事,向亚洲非法携带并试图出售17瓶病原体遭加拿大通缉。据称,该病原体为活的布鲁氏菌,可感染人畜,具有高度传染性。 n371922480.shtml 同时操作多种病原体 美国一个研究所在鹦鹉热研究二个月内,同一幢大楼内操作鹦鹉热衣原体和Q热贝氏柯克斯体两种病原体,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20%以上的人员感染发病。 Q热贝氏柯克斯体以气溶胶态存在于实验室,还造成3名参观者发病。 2003年12月,台湾SARS实验室感染事件 台湾军事研究单位“国防预防医学研究所”的P4生物安全实验室,也是亚洲的2个P4生物安全实验室之一。 詹中校使用手套箱操作时,不慎使病毒接触到收集实验容器的塑料袋外面,然后在送往消毒过程中沾染隔离衣,实验后因徒手脱隔离衣而感染。 操作失误,造成感染 詹中校感染的原因 在P4清除废弃物出现操作疏忽; 单独试验,提高了发生意外和错误的风险。 没有主动通报,又去新加坡开会。 P4实验室研究人员不可兼做工友或清洁人员; 未全程着隔离衣和防护装备。 对P4实验室人员监督不足。 * 形成微生物气溶胶,导致感染 1968年,加拿大一女微生物学家在离心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液时,菌液溅出形成气溶胶污染了空气,导致感染发病。 1978年,英国伯明翰医学院摄影师经常到天花实验室楼上的一个房间打电话,这个房间与实验室之间有通气管道相连接,实验室内天花病毒气溶胶泄漏、通过管道致摄影师感染,摄影师的接触者中有4人感染发病。 1981年,有人用超声波在敞开的环境中破碎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而感染发病。 * 接触感染动物或脏器组织 1967年8月,德国马尔堡病毒感染事件: 马尔堡一实验室人员进行脊髓灰质炎疫苗研究,接触和处理来自乌干达的非洲绿猴脏器而引起马尔堡病毒感染,法兰克福-贝尔格莱德。3个月后找到病原。 37人感染,9人死亡。 1977年埃及,裂谷热病毒感染事件: 8人着防护服,搽驱避剂,但未戴面具,宰杀感染裂谷热病毒的羊。 现场8人均发病。 提示:暴露患病动物或动物脏器、组织,会使没有足够呼吸道防护的人员或皮肤粘膜有破损的人员感染发病。 被动物咬伤,导致感染 1998年,我国某高校学生在用大白鼠进行试验时,有两名学生被大白鼠咬伤,还有一些学生在给实验老鼠放血、解剖的过程中,未按照要求戴手套操作,结果在29名实验人员中,有 9人感染了流行性出血热。 提示:动物试验时,必须戴手套、口罩,禁止用手触摸面部、眼、和口部等,需要时用固定器具。 * 刺破皮肤—意外自我接种病原体 上世纪60年代,美国一名试验基地人员因处理离心炭疽菌的离心机而扎破手指感染皮肤炭疽。 1988年,前苏联一名科学家给豚鼠注射病毒时,不慎扎中自己,二周后发病。 1976年,英国微生物研究所,实验室内转移埃博拉感染的豚鼠肝匀浆时针头偶然刺入大拇指而感染。 2004年5月,俄罗斯国家病毒学和生物工艺学研究中心,一名女科学家在进行埃博拉病毒的研究时,意外被沾染了埃博拉病毒的针扎破手,虽然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还是未能幸免,发病身亡。 * 容器破碎,导致感染 1956年,前苏联的一实验室曾有9支装有感染了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的鼠脑安瓿被打破,因没采取必要措施,造成24名工作人员感染。 1961年,美国一实验室走廊内,打碎一批土拉弗氏菌平板,当时现场有14人,5人感染,其中有1人距离事故地点20多米远,吸入了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 提示:实验室内转送感染性物品时,要采取最保险的方式,应当使用二级容器,即加装外部容器!并将其固定在架子上使装有标本的容器保持直立,不能徒手运送;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性和防护措施。 * 可能污染的场所,消毒不彻底 1935年,美国纽约的裂谷热病毒实验室感染事件。 3人感染发病,2人直接进行接触病毒的操作。 另1人未操作和接触病毒,只是刷洗过曾饲养感染病毒的小白鼠房屋,15天后发病,从其咽喉部分离出裂谷热病毒。 提示:必须将操作活致病微生物的实验室作为“疫点”,进行有效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1979年 前苏联地区维尔德洛夫斯克(现称叶卡捷琳堡)炭疽菌泄漏事件。 该地区附近的生物武器研制中心的炭疽芽孢干粉制剂车间的加压系统发生爆炸,约10公斤芽胞粉剂泄漏。 玛科茹?塔伊琳柯医生记录:1979/4/20/日,350人发病,45人死亡(1000余人) ,214人濒临死亡。 实验设施意外,导致感染 提示:保藏有病原微生物的设施安全问题,不仅涉及设施本身,而且涉及所在社区和地区。病原微生物设施的安全应急处理,应高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