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孢蘑菇三次发酵高效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
双孢蘑菇三次发酵高效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
摘 要 研究培养料三次发酵不同培养时间、不同培养温度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及出菇情况、产量和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二次发酵相比,采用三次发酵,双孢蘑菇菌种发菌、吃料快,菌丝粗壮浓密,吃满料时间短,病虫害危害轻,无杂菌,并且菇大,结实,产量也比二次发酵高,增产幅度为5.24%~12.57%。三次发酵最佳培养温度为50℃、发酵培养时间为48 h。
关键词 双孢蘑菇 ;三次发酵 ;高效优质
分类号 S646.1
双孢蘑菇起源于法国,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泛、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1]。1925年前后,双孢蘑菇从国外引进到国内栽培,1978年开始品种的改良并由香港中文大学张树庭教授引进培养料二次发酵技术[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示范推广双孢蘑菇规范化栽培技术以来[3],其栽培规模或单产水平都迅速提高,成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当前,我国双孢蘑菇发酵模式前发酵多为开放式条垛式,后发酵多为室内床架式或隧道式的二次发酵模式,少数采用通过在发酵仓中加入菌剂的一次发酵模式[4]。但二次发酵栽培技术门槛较高,特别是发酵过程水肥和温度、时间等的掌控一直成为蘑菇高产栽培的技术瓶颈,稍有不慎就容易产生培养料沤制、游离氨含量过高等问题,造成发酵失败[5],从而导致蘑菇菌丝不易定植吃料,鱼籽菌、鬼伞等杂菌污染发生,严重影响蘑菇产量。我们在解决杂菌污染的问题培养料过程中发现,如在二次发酵栽培的基础上,继续通入蒸汽加热保温,进行第三次发酵培养,就能解除游离氨含量过高等弊病,堆制成优质的蘑菇培养料。本文拟从三次发酵培养温度及时间对蘑菇产量和病虫危害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为示范推广蘑菇三次发酵技术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株
供试菌株As2796,由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所提供。
1.1.2 供试菇房
建造规范化菇房,每座占地面积9.4 m×5 m,安排2竖床架,每竖床架宽1.4 m,长8.0 m,6层,栽培总面积130 m2。菇床两侧操作,中间通道宽0.8 m,四周为0.7 m。菇床底层离地0.3m,除第四层层间高度为0.6 m外,其余各层间高度均为0.50 m,顶层离房顶最低处亦应在0.50 m以上。第四层的通道上搭建架路以便管理及采菇。菇床用床面竹搭铺,间距5~6 cm。菇房外披塑料薄膜,再覆盖草帘。
1.1.3 供试培养料
每座菇房(以栽培面积130 m2计算):干晚稻草2 500 kg,干牛粪500 kg,豆粕粉30 kg,尿素20 kg,过磷酸钙40 kg,石膏粉60 kg,石灰粉60 kg。
1.2 方法
1.2.1 三次发酵培养温度试验
试验设置4个处理:A处理,二次发酵;B处理,三次发酵,46℃培养48 h;C处理,三次发酵,50℃培养48 h;D处理,三次发酵,54℃培养48 h。由4户菇农承担,每户菇农各管理4座菇房,分别安排4试验处理。构成4个处理4次重复试验方案。每座菇房均为栽培面积130 m2。除发酵处理不同外,其余管理与姬松茸相同[6]。2009年11月12日建堆,11月26日堆料进床,11月28日二次发酵,12月4日三次发酵,12月8日播种,2010年1月9日覆土,2月12日采第1潮菇,4月28日试验结束。
1.2.2 三次发酵培养时间试验
试验设置5个处理:A处理,二次发酵;B处理,三次发酵,50℃培养40 h;C处理,三次发酵,50℃培养44 h;D处理,三次发酵,50℃培养48 h;E处理,三次发酵,50℃培养52 h。由4户菇农承担,每户菇农各管理5座菇房,分别安排5试验处理。构成5个处理4次重复试验方案。每座菇房均为栽培面积130 m2。除发酵处理培养时间不同外,其它如接种、覆土、喷水等与管理姬松茸相同。2010年11月6日建堆,11月20日堆料进床,11月22日二次发酵,11月8日三次发酵,12月2日播种,2011年1月39日覆土,2月5日采第1潮菇,4月23日试验结束。
1.2.3 培养料发酵
建堆时一层稻草一层牛粪,并均匀喷水预湿,同时加入2/3的石灰,建堆后连续喷水2~3 d,早晚各一次,边喷水边踩实,以堆底有水流出为准。第5天第1次翻堆,加入尿素、过钙、豆粕粉,第9天第2次翻堆,加入石膏粉,第12天第3次翻堆,加入剩下的1/3石灰,第l4天即可进料。每次翻堆不足时都可调水。
经前发酵完成的培养料迅速搬进菇房,集中堆放于3、4、5中间3层床架上,关闭门窗,让其自热升温达45~52℃保持培养48 h,再通入蒸汽加热,使料温达58~62℃保持8~10 h。之后保持在48~52℃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天津市中考英语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工商银行swift代码大全.pdf VIP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课件全套 第1--9章 绪论、科技文献检索基础知识---科技论文的投稿.pdf VIP
- 《企业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培训课件》.ppt VIP
- 宠物临床诊疗职业技能评价规范 宠物医师助理.pdf VIP
- 等离子体电极用碳化铪粉末、其制造方法、碳化铪烧结体和等离子体电极.pdf VIP
- 湖南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温室气体(GHG)管理手册.doc VIP
-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方案.docx VIP
- 多相流体的数值模拟及计算方法.pdf VIP
文档评论(0)